投稿与合作
欢迎来到华夏能源网,如有新闻报道、品牌传播、稿件发布需求,请按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一、免费发布:我们欢迎能源、财经及相关领域有较强新闻价值、较高思想水准的优质稿件,请附上联系方式投稿至tougao@mail.hxny.com,我们将择优、免费刊发。如48小时内没有回复,请自行处理您的稿件。 二、定制服务:如果您有更多的产品宣传、公关传播需求,我们很乐意为您提供专业的定制化服务,欢迎垂询QQ/微信:805922102,邮件:hezuo@mail.hxny.com。
作者 / 蔡静华
来源 / 全球光伏
据海外媒体报道,韩国OCI Holdings的多晶硅产品已获得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颁发的事实上的海关认证,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正式批准放行使用韩国OCI公司的多晶硅原料生产的中国光伏组件。
美国放开对使用韩国OCI光伏产品的限制,如若消失属实,让中国光伏产品出口美国更加强一层顾虑。
多晶硅禁令,打压中国光伏的趁手工具
多晶硅来源已经成为中国光伏组件进入美国市场的一道门槛。
2021年初,美国众议院通过《禁止强迫劳动法》,其中注明,任何材料即使含有来自新疆的单一成分,或涉嫌在新疆使用过任何劳动力,都会被禁止进入美国。
2021年6月,美国商务部将5家新疆多晶硅企业纳入黑名单,包括:合盛硅业、新疆大全新能源、新疆东方希望有色金属、新疆协鑫新能源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上述企业向美国出口、再出口和转让技术将需要获得额外的许可。
2022年8月,美国海关正式执行《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UFLPA),以新疆多晶硅强迫劳动为由,陆续扣押中企1053批太阳能电池板,总价值高达16亿人民币。
意想不到的是,暂扣令实施以来,美国光伏终端市场备受缺货煎熬,2022年第三季度美国新增光伏装机仅1.877GW,由于无法获取充足的光伏组件,近23GW的光伏项目被推迟,此后不得不陆续放行。
然而在今年7月,PV Magazine相关报道显示,美国海关已经将采用通威多晶硅的隆基组件排除在美国市场之外,据其进一步调查称,采用正泰多晶硅(正泰持股青海丽豪24.0081%的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2022年中投产)的组件也已被海关扣留,接受UFLPA 的审查。
领跑美国市场,建厂仍然不够
美国是除中国外全球第二大光伏装机市场,占比9%左右。尽管一直以来美国政府针对我国光伏产品的幺蛾不断,仍被头部企业作为重要战略部署。美国光伏组件市场占有率排行中,我国光伏企业隆基、天合、晶澳、阿特斯、正信等领衔主流晶硅组件市场。
由于美国政府针对我国光伏企业阴晴不定的进口政策,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晶澳、隆基、天合、阿特斯4家龙头相继宣布在美国开设光伏组件工厂,在此之前,晶科已经在美国布局了400MW产能,并规划将其扩产到1GW。当前我国组件企业在美国的组件规划产能约19GW。
先不说海外建厂是否顺利,这仍然不能让中国光伏组件企业高枕无忧。
重重限制,本土硅料企业受伤
根据《禁止强迫劳动法》,太阳能电池板的硅片、电池和组件不在该地区组装是不够的,一家公司还必须证明,即使是基本成分,如多晶硅,甚至用于多晶硅的硅金属,或许包括生产线上的员工,都来自新疆以外。
中国光伏组件通过美国海关出口美国市场,需要提供全面的供应链追踪记录;即便在美国工厂生产的光伏组件,也要保证硅料、硅片、电池等原材料来源不涉及强迫劳动。
在美国,有来自汉姆洛克、德国瓦克、REC的多晶硅产能约5.6万吨。以一万吨硅料对应3.5GW组件产出来算,对应组件产能约20GW。
全球超85%的多晶硅产能来自中国,超50%的硅料产能来自新疆。即便在新疆之外,中国之内,仍然有通威(四川乐山、云南保山、内蒙古包头)及正泰(青海)的多晶硅有扣留风险。
保险起见,中国光伏组件想要出口美国,组件企业只能采用海外硅料厂生产的硅料。中国头部硅料厂商之外,德国瓦克、韩国OCI、美国Hemlock都有可观的硅料产能。
绑定海外硅料大厂,晶科将从2021年9月至2026年12月向瓦克采购超过7万吨多晶硅;晶澳于2016年于汉姆洛克签单10年硅料长单,单季度采购1250吨硅料;隆基将于 2021年3月至 2024 年2月期间向OCI采购多晶硅料约 7.77 万吨。
美国海关对韩国OCI的批准放行,只会让中国硅料在美国市场更加寸步难行。
(图片来源:veer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