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我们

华夏能源网

投稿与合作

欢迎来到华夏能源网,如有新闻报道、品牌传播、稿件发布需求,请按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一、免费发布:我们欢迎能源、财经及相关领域有较强新闻价值、较高思想水准的优质稿件,请附上联系方式投稿至tougao@mail.hxny.com,我们将择优、免费刊发。如48小时内没有回复,请自行处理您的稿件。 二、定制服务:如果您有更多的产品宣传、公关传播需求,我们很乐意为您提供专业的定制化服务,欢迎垂询QQ/微信:805922102,邮件:hezuo@mail.hxny.com。


热点话题
首页 > 新闻 投融资 > 电力 > 正文

21个小时!山东劳动节开启最长负电价时段

2023-05-05 10:24:20   生成海报 收藏
刷新纪录。

作者 / 享能汇

来源 / 享能汇

2023年5月1日20时至2日17时,山东实时负电价时段长达21小时,刷新了长周期现货试运行的负电价时长记录!(见下图1)

享能汇制图1:2023年5月1日、2日山东分时电价
     

2023年5月1日,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全天实时平均电价为-13.02元/MW。

付费发电、用电收费的奇迹时间总算是见到了!

山东是第一批现货试点省份中试运行最早出现负电价的省份。转入长周期试运行后,山东也设置了负电价机制,而本次负电价长时间出现的原因有二:

一是节日期间,最高直调负荷下降了15%。二是风电大发,最高风电负荷1760万千瓦,平均值达到1100万千瓦。白天叠加晴好天气,光伏发电负荷大,火电可运行容量低,也就出现了长时间的负电价。

省内市场人士解读,“山东目前的电源结构,调节性电源不足,在新能源装机容量逐年增加的情况下,调峰能力挖掘殆尽。虽然去年山东第一个搞共享储能,目前在运的电化学储能在各省里容量也最大,达到了195万千瓦,但与省内飞速发展的新能源相比仍是杯水车薪。2023年初虽然实行了容量分时电费收取政策,部分负荷调节到了到中午,缓解了光伏容量大发时的消纳问题,但一逢节假日,能调整的负荷也大量放假了,消纳问题就再次暴露出来。”

从山东公示数据(下图2)看,2018年至2022年五年间,新能源总装机增长2.65倍,容量从2479.9万千瓦,增长至6572.06万千瓦。其中发展最快的分布式光伏容量增长了4.43倍。五年来,抽蓄虽然增长了100万千瓦左右,但与扰动性电源的比例相比仍然较少。

享能汇制图2:如题
    

目前山东省内第一大电源为火电,第二大电源为光伏,截至去年底,风电和光伏总容量已经超过了直调火电(见下图3)。省内市场人士评价:“负电价时段过长,对新能源的新增装机决策影响很大。”

享能汇制图3:如题
    

另一方面,负电价是否意味着售电公司或大用户享受到了优惠?

省内售电公司告知:“不一定,负电价并不意味着售电公司赚钱的。目前山东的批发侧电量已经锁定了80%以上,如果用户负荷降低过大,低于提前签订的中长期电量,售电公司也会赔钱。

而且电价暴跌后,紧接着就会是暴涨!”该人士预测。

从世界范围看,各地电力市场均出现过负电价。

由于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建设较为积极,欧洲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负电价市场之一,其中,德国、西班牙、丹麦等国家的电力市场中经常出现负电价,尤其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较大的时候。另外,出现过负电价的国外电力市场包括美国得州、加州、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总体来说,随着可再生能源的逐渐普及和电力市场的发展,负电价的情况可能会越来越普遍。

负电价的出现好处多多,如,可以鼓励消费者增加用电量,促进经济发展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也可以减少电力公司的浪费和成本,提高电力市场效率;此外还可以促进电力市场的竞争,鼓励电力公司提高效率和改进技术,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

据了解,到2030年前,山东新能源将以每年1000万千瓦的速度接入,或许未来还会刷新今年劳动节创下的负电价时长记录。

但值得思考的是,负电价的连续时间,真的是越长越好吗?

答案必须是否定的。工作室认为,一个合理的电价运行信号,才是各类电源、用户,都能在市场中健康地活下去的基础。

(图片来源:veer图库)

热搜一下 : 山东 电价 电力市场
555

最新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本文作者
    • 默认头像

      简介:

      最新文章
    更多> 快讯
    Top10 48H热文榜
    更多> 专题策划
    更多> 论坛 / 活动
    合作伙伴: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Copyright © 华夏能源网 京ICP备1303171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0347
    2023-05-05 10:24:20
    21个小时!山东劳动节开启最长负电价时段
    长按右侧二维码阅读原文
    更多好文请关注华夏能源网公众号:hxny3060
    立足能源 聚焦双碳 深耕财经
    长按图片保存到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