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我们

华夏能源网

投稿与合作

欢迎来到华夏能源网,如有新闻报道、品牌传播、稿件发布需求,请按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一、免费发布:我们欢迎能源、财经及相关领域有较强新闻价值、较高思想水准的优质稿件,请附上联系方式投稿至tougao@mail.hxny.com,我们将择优、免费刊发。如48小时内没有回复,请自行处理您的稿件。 二、定制服务:如果您有更多的产品宣传、公关传播需求,我们很乐意为您提供专业的定制化服务,欢迎垂询QQ/微信:805922102,邮件:hezuo@mail.hxny.com。


热点话题
首页 > 新闻 投融资 > 光伏 > 正文

通威大幅增长的背后,是组件端杀疯了

2023-04-10 09:00:25   生成海报 收藏
通威前三个月净利润增长70%,硅料降价不改其业绩依然靓丽的事实。

作者 / 宋垚

来源 / 见智研究Pro

在硅料价格跌跌不休的趋势下,硅料的龙头通威股份来交了一份不错的业绩答卷。

4月9日晚,通威股份发布1-3月经营数据,其中2023年1-3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350-360亿元,同比增长约42%-4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83-87亿元,同比增60%-68%。赚钱能力还是比较可以的。

但今年通威的组件业务可能是重头戏,通威组件盯准一线,出海速度加快,2023年龙头之间的角逐可能更精彩。

硅料虽降价

但龙头公司成本管控优势仍较大

硅料的价格走势,见智研究也一直跟踪,上周见智研究在《硅料首次跌破20万,为何坩埚利润更高了》一文中也说到,此轮硅料下跌行情始于2月初,之后一直延续下跌态势,上周多晶硅致密料价格首次正式跌破200元/吨大关,进入下降通道已确定无疑。

硅料辉煌的日子在前两年,众所周知,今年明年硅料供应会逐步过剩,昔日的辉煌将一去不复返。这是否意味着对龙头而言伤害极大?

见智研究认为,从行业而言,硅料价格进入下行通道对所有业内企业而言都是不利的,毕竟极高毛利的时代已留在过去。但是通威的成本是业内最低的,硅料行业平均生产成本现在约6万元/吨,通威的硅料平均生产成本不到4万元/吨,属于业内成本管控能力最好的了。所以目前虽然硅料的价格不会到30万元/吨这么疯狂,但是龙头硅料企业的利润仍非常可观也不足为奇。

硅料红利总有吃完的一天

向组件延伸能否成功

从整个硅料赛道来讲,今年后硅料将逐步从紧缺进入到产能过剩,随着TOPCon等N电池的渗透率逐步提升,对N型硅料的需求会迅速增长,传统用于P型的硅料在质量上达不到要求,而现今业内的硅料企业,也并不是都具备生产N型硅料的能力,所以淘汰掉的产能更多也是落后产能,会形成结构性的分化,对龙头影响不大。

不只是硅料环节,其实整个光伏行业都有这个特点,就是基本全产业链产能过剩,但部分环节却处于结构性紧缺的态势,比如N型大尺寸电池片,比如因高纯石英砂紧缺导致的高质量硅片的稀缺,所以会导致的局面就是强者恒强,而一些技术跟不上以及成本管控不到位的二三线企业会逐步面临出清的局面。

通威的硅料产能业内第一这点毋庸置疑,2022年底公司已有硅料产能23万吨,预计今年年底产能将达到35万吨,根据其建设规划,预计2024-2026年硅料产能能达到80-100万吨,随着产能规模持续扩张,生产成本将进一步降低。

但硅料红利也有吃完的一天,所以通威从去年开始就积极布局组件。从目前的进展看,通威进军组件是奔着头部去的,不惜成本的代价,也不愿意仅局限于低端市场,海外对组件的要求更看重品牌效应,对价格相对不敏感。去年年底通威在澳大利亚签了海外第一单组件生意,今年2月通威与欧洲领先光伏分销商PVO international签署2023年的400MW组件合同。

见智研究认为,硅料走下行通道对通威会有影响。但是按照硅料两年的高盈利,通威是光伏圈里最有钱的相信大家都无异议,所以当其进军组件的时候,财大气粗也让其拓展市场更为顺利。

之前通威有一个备受市场质疑的点是其组件能否顺利受到海外的认可,不过按照目前的进展看,通威进军了澳大利亚和欧洲显示其实力确实比较强。2023年硅料的戏没什么可看,而通威快速杀入组件后,与组件龙头的隆基绿能的竞争角逐可能更为精彩。

(图片来源:veer图库)

555
更多> 相关股票

最新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本文作者
    • 默认头像

      简介:

      最新文章
    更多> 快讯
    Top10 48H热文榜
    更多> 专题策划
    更多> 论坛 / 活动
    合作伙伴: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Copyright © 华夏能源网 京ICP备1303171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0347
    2023-04-10 09:00:25
    通威大幅增长的背后,是组件端杀疯了
    长按右侧二维码阅读原文
    更多好文请关注华夏能源网公众号:hxny3060
    立足能源 聚焦双碳 深耕财经
    长按图片保存到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