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我们

华夏能源网

投稿与合作

欢迎来到华夏能源网,如有新闻报道、品牌传播、稿件发布需求,请按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一、免费发布:我们欢迎能源、财经及相关领域有较强新闻价值、较高思想水准的优质稿件,请附上联系方式投稿至tougao@mail.hxny.com,我们将择优、免费刊发。如48小时内没有回复,请自行处理您的稿件。 二、定制服务:如果您有更多的产品宣传、公关传播需求,我们很乐意为您提供专业的定制化服务,欢迎垂询QQ/微信:805922102,邮件:hezuo@mail.hxny.com。

"华夏能源网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专注能源市场与政策研究,为零碳未来注入思想动力!


热点话题
首页 > 新闻 财经 > 储能 > 正文

2022年新增装机规模宁夏居首 新型储能发力开启“储能+”时代

2023-02-16 17:18:37   生成海报 收藏
随着储能发展迈入快车道,商业模式如何创新以提高利用率也愈发重要。

作者 / 李立平

来源 / 证券日报

2月13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刘亚芳表示,根据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上报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870万千瓦,平均储能时长约2.1小时,比2021年底增长110%以上。

分省域来看,截至2022年底,累计装机规模排名前五的省份分别为:山东155万千瓦、宁夏90万千瓦、广东71万千瓦、湖南63万千瓦、内蒙古59万千瓦。2022年新增装机规模排名前5名的省份分别为:宁夏89万千瓦,山东89万千瓦,湖北53万千瓦,湖南50万千瓦,内蒙古33万千瓦。

从上述数据不难发现,宁夏在新型储能方面发展迅速。

2022年12月7日,宁夏首座电网侧大型独立储能电站泉眼第一储能电站(10万千瓦/20万千瓦时)顺利接入宁夏电网,实现了宁夏电网侧储能电站并网的零突破。自此,宁夏加速储能电站并网投运,截至目前,已并网投运电网侧储能电站12座、电源侧储能电站6座,新增储能容量115.39万千瓦/231.42万千瓦时,装机规模列全国第二。

去年年底,随着国能宁东第三十四光伏电站成功并网,宁夏电网新能源装机规模超过3000万千瓦,达到3041万千瓦,占统调装机比例突破50%,新能源超越煤电,成为宁夏电网第一大电源。

与此同时,2022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内蒙古、宁夏沙漠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方案,明确在腾格里沙漠东南部的宁夏境内新建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大基地。

从建设进度来看,目前宁夏第一批风光电基地已开始分批并网,第二批大基地项目正在加快前期工作。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宁夏新能源装机规模将超过5000万千瓦,力争达到5500万千瓦;宁夏内供、外送将实现“两个1000亿”目标,即区内售电量1000亿千瓦时,外送电量1000亿千瓦时,宁夏新能源装机增量预计将带动上下游产业投资超千亿元。

据宁夏发展改革委介绍,2023年,宁夏清洁能源产业将以风光为重点,推动资源优化开发和产业链条延伸,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强科技创新,提升发展质量水平,争取使清洁能源装机规模超过3300万千瓦。

宁夏发展改革委能源发展处处长姚波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为有效提升电力系统调峰备用容量,满足电力平衡需求,宁夏发展改革委于2021年7月印发了《关于加快促进储能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有力吸引新能源、储能相关企业谋划参与宁夏储能设施建设。2021年12月西北能源监管局联合宁夏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宁夏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运营规则的通知》,明确充电功率1万千瓦、持续充电时间2小时以上,并满足相关国家标准的电储能装置,调峰补偿价格可达到0.6元/千瓦时。2022年5月印发了《关于开展2022年新型储能项目试点工作的通知》,计划给予宁夏储能试点项目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先试先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在新能源与储能协调发展的政策下,宁夏已经初步形成了“新能源发电+储能”的良性发展模式。

刘亚芳还表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为储能的快速发展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机遇。加快建设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需要大力发展各类储能,以弥补电力系统的灵活性调节能力。

去年12月份,中核(宁夏)同心新能源有限公司泉眼(10万千瓦/20万千瓦时)储能电站一次性带电成功。作为宁夏首个电网侧共享储能项目,其成功并网也标志着宁夏电网“储能+”时代全面开启。

同样,宁夏区域的上市公司也在加速布局储能业务。

嘉泽新能董事长陈波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宁夏能源富集,不仅煤炭资源丰富,“风光”资源也同样充沛,是国家首个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宁夏储能电站的市场潜力巨大。嘉泽新能相关共享储能电站已经取得了前期的备案等相关手续,正在积极开展筹建工作。

而随着储能发展迈入快车道,商业模式如何创新以提高利用率也愈发重要。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秘书长刘勇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是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储能产品品质;二是需迭代升级储能系统可靠性和系统效率,通过技术进步和产能规模,有效减低成本;三是通过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探索新型储能新技术、新模式、新示范、新业态;四是要通过不同区域的峰谷电价及电力市场、辅助服务、现货交易、虚拟电厂、需求侧响应、并网与调度等探索储能商业化新模式;五是未来三到五年内给予新型储能电价机制、容量补贴、保险机制、绿色基金、税收、土地供应等扶持性政策,助力新型储能迈入稳定快速发展阶段。

(图片来源:veer图库)

555
更多> 相关股票

最新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本文作者
    • 默认头像

      简介:

      最新文章
    更多> 快讯
    Top10 48H热文榜
    更多> 专题策划
    更多> 论坛 / 活动
    合作伙伴: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Copyright © 华夏能源网 京ICP备1303171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0347
    2023-02-16 17:18:37
    2022年新增装机规模宁夏居首 新型储能发力开启“储能+”时代
    长按右侧二维码阅读原文
    更多好文请关注华夏能源网公众号:hxny3060
    立足能源 聚焦双碳 深耕财经
    长按图片保存到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