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我们

华夏能源网

投稿与合作

欢迎来到华夏能源网,如有新闻报道、品牌传播、稿件发布需求,请按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一、免费发布:我们欢迎能源、财经及相关领域有较强新闻价值、较高思想水准的优质稿件,请附上联系方式投稿至tougao@mail.hxny.com,我们将择优、免费刊发。如48小时内没有回复,请自行处理您的稿件。 二、定制服务:如果您有更多的产品宣传、公关传播需求,我们很乐意为您提供专业的定制化服务,欢迎垂询QQ/微信:805922102,邮件:hezuo@mail.hxny.com。

"华夏能源网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专注能源市场与政策研究,为零碳未来注入思想动力!


热点话题
首页 > 新闻 财经 > 新能源汽车 > 正文

北汽蓝谷新阵形释放积极信号

2022-11-17 16:30:08   生成海报 收藏
11月15日,北汽蓝谷公告确认了公司最新一轮高层人事变动。

作者 / 向炎涛 许林艳

来源 / 证券日报

11月15日,北汽蓝谷公告确认了公司最新一轮高层人事变动。张国富、高建军、高健就任北汽蓝谷高管。据了解,本次人事变动释放了逆势突围的明确信号。

其一,北汽举全集团之力助阵蓝谷。北汽蓝谷的电动车业务,是北汽集团自主业务的重要主力,特别是ARCFOX极狐品牌,作为北汽集团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工程,被寄予厚望。北汽集团对北汽蓝谷和极狐的支持可谓不遗余力。把最优秀的干部选拔配置到北汽蓝谷,是支持的方式之一。无论是此前的到任的董事长刘宇、总经理代康伟,还是此次任命的三位高管,均可谓北汽集团自主业务板块的精英。公告显示,张国富在北汽集团已经工作20余年,职业履历跨越福田商用车、海纳川汽车零部件、北汽股份及越野车以及北汽研究总院,在多个业务板块担任过高管,堪称能力全面,经验丰富。高建军是汽车制造领域的专家,出自有北汽“铁军”之称的株洲基地,他的到来,意在统筹调集北汽集团的制造资源,实现制造能力更加灵活的配置和更为有效的使用。高健长期在北汽研究院工作,此前是北汽新能源商品创造中心主任,他本人是一名技术专家,又拥有丰富的技术研发管理经验,此次被赋予更大的责任。据接近北汽蓝谷的人士透露,北汽集团高层多次表示要“举全集团之力”,此次调兵遣将,表明北汽集团对北汽蓝谷在干部任用上的鼎力支持,也显示了北汽集团把极狐业务做好的坚定决心和强大意志。

其二,新团队各有所长整体赋能。此次调整的另一特点,是新任高管各有所长,能力上彼此互补。据悉,几位高管的分工已经明确。其中,张国富拥有丰富的经营工作经验,曾带领北汽越野车取得BJ40的市场成功,此次加盟后既是北汽蓝谷副经理,也是北汽蓝谷旗下北汽新能源常务副总经理,统筹公司经营管理。高建军负责制造业务,高健负责产品定义和研发,北汽营销领域年轻的老将樊京涛负责公司品牌和销售业务。这是一个赋能型团队,张国富的全面管理能力,樊京涛、高建军和高健在营销、制造、研发领域的专业能力,特点鲜明。配合在营销、研发、采购战线全面磨砺过的董事长刘宇,多年经营产品、就任总经理一年来以硬朗作风和实干精神深受认可的代康伟,在北汽集团内属顶尖阵容。预计北汽新能源和极狐在体系建设、能力提升方面,将会再上一层楼。

其三,蓝谷换挡与极狐加速。近两年,北汽蓝谷处于转型关键阶段中,勇于突围,积极布局新赛道,坚持高端转型,基本面持续向好。根据最新公布的产销快报显示,北汽蓝谷10月份销量为5569辆,同比增长124.19%,今年累计销量同比增长76.09%。

北汽集团和北汽蓝谷显然有着高的目标和更大的野心。2022年,是北汽蓝谷转型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旗下高端品牌极狐汽车的破局之年。北汽蓝谷也在同步积极拓展产品序列,极狐阿尔法S由原来在售的三个车款扩充至五个车款,极狐阿尔法T也由原来的四个车款型扩充至五个车款,产品结构持续优化、提升,高端产品占比进一步提高。截至今年10月,极狐汽车在全国共拥有超过172家门店,已建成82家授权服务中心,覆盖全国56个城市,而覆盖全国40座城市、1289座认证充电站组成的补能网络也已正式投入运营。服务网络的完善,将更进一步加强极狐汽车的加速度,也有助于未来销量的稳步提升。

(图片来源:veer图库)

555
更多> 相关股票

最新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本文作者
    • 默认头像

      简介:

      最新文章
    更多> 快讯
    Top10 48H热文榜
    更多> 专题策划
    更多> 论坛 / 活动
    合作伙伴: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Copyright © 华夏能源网 京ICP备1303171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0347
    2022-11-17 16:30:08
    北汽蓝谷新阵形释放积极信号
    长按右侧二维码阅读原文
    更多好文请关注华夏能源网公众号:hxny3060
    立足能源 聚焦双碳 深耕财经
    长按图片保存到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