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我们

华夏能源网

投稿与合作

欢迎来到华夏能源网,如有新闻报道、品牌传播、稿件发布需求,请按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一、免费发布:我们欢迎能源、财经及相关领域有较强新闻价值、较高思想水准的优质稿件,请附上联系方式投稿至tougao@mail.hxny.com,我们将择优、免费刊发。如48小时内没有回复,请自行处理您的稿件。 二、定制服务:如果您有更多的产品宣传、公关传播需求,我们很乐意为您提供专业的定制化服务,欢迎垂询QQ/微信:805922102,邮件:hezuo@mail.hxny.com。

"华夏能源网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专注能源市场与政策研究,为零碳未来注入思想动力!


热点话题
首页 > 新闻 财经 > 光伏 > 正文

光伏胶膜变局

2022-08-30 18:15:54   生成海报 收藏
纯POE胶膜脱颖而出。

作者 / 桑桑、水七沐

来源 /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

后PERC时代,以更高效率、更低成本为代表的N型电池技术驱动整个光伏行业降本增效同时,也牵动着产业变局,不仅一众新兴企业试图借行业技术路线切换之际弯道超车,与之配套的产业链环节,亦迎来变局。 

以光伏胶膜为例,尽管这一环节在光伏产业链中占比仅为5%,但对于整个光伏组件产品而言,却意义重大,其决定着组件的发电效率和寿命,是整个产业链中的核心辅材。而此次技术变革之下,光伏胶膜同样经历着技术迭代。 

N型崛起,产业链配套迫在眉睫 

降本增效是光伏行业永恒主题,当前以PERC电池为代表的P型电池转换效率已经接近理论极限,由此N型电池技术产业化进程加速。 

与PERC电池相比,以TOPCon和HJT为代表的N型电池,有着更高的理论发电效率。根据世界公认权威测试机构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测算,TOPCon和HJT电池技术理论极限效率分别为28.7%、28.5%,而且具备更高功率、更高能量密度、更高可靠性等优势与高双面率、低温度系数、低衰减等特性,是后PERC时代极具颠覆性的下一代技术。  

尽管与上一轮电池技术周期相比,N型电池技术路线多元,各方皆有拥趸者,但在众多企业驱动下,目前各条路线技术工艺都渐进成熟,产业化进程不断提速,尤其是TOPCon技术路线,其具备高效率和低成本的性价比,并且能承接原有PERC产线改造升级,工艺、设备和人才日渐成熟,成为一众头部厂商押注的重点,率先吹响量产的“号角”。 

2022年上半年,TOPCon项目投资与量产计划频频落地。其中,不仅包括晶科、晶澳、天合等一众头部厂商,也有一道新能、钧达股份等新秀厂商。据公开信息显示,1-6月TOPCon电池组件规划产能近100GW,到今年下半年落地产能总规模超40GW。 

从终端需求来看,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统计,截至上半年,已公布的N型组件需求超过4GW,较2021年全年增长4倍。 

但众所周知的是,光伏技术路线变革牵一发而动全身,N型爆发之下,从设备、原材料到辅料及系统配套产品,全行业N型变革迫在眉睫。 

胶膜变局,胶膜技术再迎迭代升级 

在光伏组件的众多辅材中,将核心电池围护其内的胶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匹配度和产品质量决定了组件的寿命,进而影响着光伏电站全生命周期的发电量。 

就胶膜技术而言,目前业内占据主流的为EVA胶膜,其中又包含白色EVA和透明EVA。据业内专业人士介绍,由于价格便宜、性能优良且设备层压工艺契合等因素,上市最早的EVA胶膜广受市场认可,市场占比约65%。 

        

然而,TOPCon等N型高效电池的高发电效率对胶膜提出了更多要求。如TOPCon电池正面银浆内含其他金属成分,对水汽更为敏感,需要胶膜提供更多保护,而EVA材料在遭遇水解后会生产醋酸,与光伏玻璃中的Na发生反应,从而腐蚀电池栅线,导致串联电阻的升高,组件性能大幅衰减。 

由此,另一大胶膜技术POE(包括纯POE胶膜和共挤POE胶膜)备受关注。据悉,与EVA胶膜相比,POE胶膜具有更高的水汽阻隔率、更优秀的耐候性能和更强的抗PID性能,更加适配N电池技术。 

事实上,POE胶膜也并非首次崭露头角,其早在双面双玻组件更迭中,便被众多一线组件企业采用,以降低组件重量及提高组件的生产良率。目前,纯POE胶膜市场占比约10%,共挤POE胶膜占比约25%。 

脱颖而出,纯POE胶膜提速 

不难看来,即使POE胶膜,仍然存在着纯POE和共挤POE的双技术路线。 

共挤POE,又称为EPE,在POE粒子供应受限以及纯POE胶膜工艺窗口相关限制下,EPE开始应运而生。就EPE胶膜技术性能,据上述专业人士介绍,虽然EPE胶膜同时兼具EVA和纯POE的部分特性,表面上既保留了POE胶膜的抗PID性和阻水性优势,但原料中仍含有EVA材质中醋酸乙烯酯(VA),不可避免地在光热、热氧、湿热环境下,分解产生乙酸,会对电池片表面、焊带等腐蚀,造成功率衰减。 

而纯POE胶膜具有更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更低的水汽透过率、更好的电气绝缘性能、更好的化学稳定性四大优势,且这些都是材料的本质特性,不过多依赖配方就可以实现,是N型时代最佳取代EVA胶膜产品的下一代的封装材料。 

针对N型电池技术对封装胶膜低克重的需求,据了解,POE材料在密度上比较低,相同单位克重的纯POE胶膜比EVA胶膜厚了近10%,同等质量胶膜,纯POE胶膜能够更薄。此外,由于EPE胶膜中的POE是抗PID衰减的核心,在降低EPE胶膜的厚度时,不能三层一起减薄,而纯POE胶膜具有更多的降低厚度空间。 

          

当然,纯POE胶膜也存在着技术难点,一方面在层压工艺上存在打滑等问题,另一方面则在于粒子供应严重依赖进口。 

对此,据纯POE胶膜专业厂商浙江祥邦科技介绍,纯POE胶膜的滑移问题,非常明确的原因是其中添加剂析出造成的,而非POE材料本身的问题,并且在国内外厂商联合攻关之下,防滑的问题已有显著改进。 

以祥邦科技最新推出的Rhino-灵犀纯POE封装胶膜为例,该产品克服了传统纯POE胶膜的缺陷,具有防滑、高透光、交联速度快和低克重下性能保持稳定(薄)的特点。“如同名称中的寓意一样:像铠甲一般,为最新一代N型TOPCon等电池技术封装提供全方位的保护,确保光伏组件户外25年的持续战斗。” 

据悉,从今年开始,晶科、一道等主流的TOPCon头部组件厂商,纷纷开始选择和导入纯POE胶膜产品作为N型组件的封装材料。 

而对于POE胶膜的粒子供应问题,据有关机构统计,2021年全球光伏级POE需求量约16.7万吨,到2024年有望达到56万吨以上,POE总需求将进一步增至 225万吨。目前全球 POE 产能仅有约 110 万吨,且主要来自于海外跨国公司。部分组件制造商担心光伏级POE粒子的供应会跟不上市场所需,从而对纯POE胶膜的使用存在着一定的顾虑。 

对此,“对于POE胶膜企业来说,积极的开发低克重的生产工艺,在POE粒子供应有限的情况下,增加纯POE胶膜的供应量。而对于POE粒子的生产企业来说,现有的厂商也在积极的扩大产能,而在万华等一批优秀国内企业的全力攻关下,在未来2-3年时间内,POE粒子也将实现国产化。这样看来,光伏级POE粒子的供应是完全能够满足光伏市场所需的。”祥邦科技指出。 

可以预期的是,在激荡N型时代,随着掣肘因素的逐一解决,纯POE胶膜的市场攻坚之战将愈加凶猛。

(图片来源:veer图库)

555
更多> 相关股票

最新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本文作者
    • 默认头像

      简介:

      最新文章
    更多> 快讯
    Top10 48H热文榜
    更多> 专题策划
    更多> 论坛 / 活动
    合作伙伴: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Copyright © 华夏能源网 京ICP备1303171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0347
    2022-08-30 18:15:54
    光伏胶膜变局
    长按右侧二维码阅读原文
    更多好文请关注华夏能源网公众号:hxny3060
    立足能源 聚焦双碳 深耕财经
    长按图片保存到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