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与合作
欢迎来到华夏能源网,如有新闻报道、品牌传播、稿件发布需求,请按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一、免费发布:我们欢迎能源、财经及相关领域有较强新闻价值、较高思想水准的优质稿件,请附上联系方式投稿至tougao@mail.hxny.com,我们将择优、免费刊发。如48小时内没有回复,请自行处理您的稿件。 二、定制服务:如果您有更多的产品宣传、公关传播需求,我们很乐意为您提供专业的定制化服务,欢迎垂询QQ/微信:805922102,邮件:hezuo@mail.hxny.com。
作者 / Vincien
来源 / 华夏能源网
总市值超600亿元的北交所“一哥”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特瑞”,BJ:835185)发布北交所内最大融资案。
华夏能源网(www.hxny.com)获悉,6月23日,贝特瑞发布公告,拟定增募资不超过50亿元,主要用于4 万吨硅基负极材料扩建项目(第一期)、四川贝特瑞年产5 万吨高端石墨负极材料综合配套项目、云南贝特瑞年产20 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第一期)、贝特瑞研究院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贝特瑞表示,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投产后,公司负极材料产品产能将大幅提升,产品结构将得到进一步优化,有助于公司满足国内外客户日益旺盛的需求,稳固行业地位,巩固和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公开资料显示,贝特瑞成立于2000年08月07日,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生产的材料用于制造锂离子电池,主要客户包括松下、三星SDI、LG 化学、比亚迪及宁德时代等诸多巨头。
2021年以来,伴随下游新能源汽车行业高速增长,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行业驶入了快车道。
从市场来看,根据GGII数据,2021年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达72万吨,同比增长97%,预计到2025年,全球负极材料需求量达223万吨,其中国内出货量达208万吨,相比2021年有近2倍成长空间,CAGR达30%以上。
一直以来,在我国负极材料市场,贝特瑞、璞泰来(SH:603659)和杉杉股份(SH:600884)三大巨头共占据着超过50%以上的市场份额。
然而,面对当前电池负极材料行业越发高涨的景气度,即便是行业巨头贝特瑞,其负极材料产能也再也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了。
为确保对客户的产品交付能力,巩固自身在负极材料行业的优势地位,贝特瑞开始扩充负极材料业务产能。截止2021年年底,贝特瑞负极有效产能为17万吨,而其规划的产能已然高达85万吨。
事实上,以贝特瑞为代表,当前整个负极材料行业都在大笔扩张产能。据高工锂电不完全统计,2022年开年至今,全国负极材料投扩产项目29个,金额达885.12亿元,涉及规模400.6万吨,已经远超2025年145.6万吨的需求量。
高工锂电预计,大部分新建石墨化产能将集中在2022年下半年投放,但叠加产能爬坡,预计2022年Q4或2023年年初后有望出现供需拐点。接下来,大规模产能如若继续集中释放,负极材料价格或将“触底”。
由此可见,在大举扩张下,负极材料行业似有产能过剩风险。
不过贝特瑞并不担心,该公司总经理任建国表示:“短期内不会出现产能过剩的局面,原因是主要取决于供需关系,行业扩产的同时,市场的需求增量也非常快,尤其是从去年至今,行业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叠加新能源车的渗透率也在快速上升,所以未来整体市场的需求还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
可见,贝特瑞是坚定市场高速增长的,这也是其此次募资的信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