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我们

华夏能源网

投稿与合作

欢迎来到华夏能源网,如有新闻报道、品牌传播、稿件发布需求,请按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一、免费发布:我们欢迎能源、财经及相关领域有较强新闻价值、较高思想水准的优质稿件,请附上联系方式投稿至tougao@mail.hxny.com,我们将择优、免费刊发。如48小时内没有回复,请自行处理您的稿件。 二、定制服务:如果您有更多的产品宣传、公关传播需求,我们很乐意为您提供专业的定制化服务,欢迎垂询QQ/微信:805922102,邮件:hezuo@mail.hxny.com。

"华夏能源网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专注能源市场与政策研究,为零碳未来注入思想动力!


热点话题
首页 > 新闻 财经 > 氢能 > 正文

四组数据读懂亿华通

2022-05-26 15:13:48   生成海报 收藏
从数据窥探企业发展现状与未来。

作者 / 高工氢电

来源 / 高工氢电

国家氢能中长期规划已出台,示范政策正逐步落实当中,交通及非交通氢能应用长期向好。但由于疫情阴霾持续笼罩,加之处于发展初期的燃料电池产业依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已躬身入局的企业想要突出重围也颇为困难。

本文通过财务数据、产品数据、市场数据、融资数据这四组数据解读亿华通发展现状。看作为中国燃料电池第一股的亿华通,能给国内企业发展哪些启示?

财务数据

亿华通2022年一季度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9705.93万元,同比增长855.75%。亿华通表示,一季度营收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名单公布后,部分订单需求提前释放。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来看,今年一季度,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55辆和737辆,同比分别增长7.6倍和3.9倍。对比历年销量来看,2022年一季度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已经超过2020年的60%,接近2021年的一半。可见自2021年8月国内示范城市群名单落地以来,市场呈明显的回暖之势。亿华通一季度营收明显增长,是其中的一个案例。

另从近六年财务数据来看,亿华通在2016-2021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38亿、2.01亿、3.69亿、5.54亿、5.72亿、6.29亿元,同比增长153.74%、46.18%、83.12%、50.25%、3.37%、9.97%。一方面,连续六年营收的持续增长,印证了亿华通的成长性及行业发展持续向好;另一方面,2016-2019年,亿华通营收增幅偏大;自2020年以来营收增幅有所收窄,这与近两年行业竞争态势加大、产品销售价格下调幅度偏大有关。

产品数据

燃料电池电堆大致分为石墨板电堆、金属板电堆两类,有各自的优缺点,也有各自的应用空间。当前燃料电池应用场景正在持续拓展中,呈现出多元化探索趋势,以亿华通为代表的燃料电池企业也采取多元化的产品策略以应对这一趋势。

目前亿华通旗下“石墨板+金属板”双技术路线产品矩阵完整,功率覆盖30-240kW,可以满足多样化动力需求,实现陆路交通应用场景全覆盖。亿华通金属板电堆研发与生产主要依托公司与丰田汽车合资成立的联合燃料公司和华丰公司。同时,公司自主开发的石墨板燃料电池产品,已应用于物流车、客车等商用车型。

当前车用燃料电池正迈入大功率甚至超大功率时代。2021年亿华通发布了240 kW、120kW、80kW三款大功率氢燃料电池发动机G20+、G120和G80Pro。G20+是国内首款额定功率达到240kW的车用燃料电池系统。240kW产品正在与整车厂商进行相关车型匹配工作。

在研发上要实现领先同行,意味着研发投入极大。2021年,亿华通研发投入为1.65亿元,同比增长30.82%。接下来亿华通的燃料电池产品主要面向更大功率、更高质量功率密度以及更高效率的方向进行突破。

市场数据

对于燃料电池企业而言,配套氢车上公告是为了示范推广做好准备。根据工信部发布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截至 2021 年底, 全国已上公告的氢燃料电池车型(不含底盘)共 499 款,其中搭载亿华通燃料电池系统的整车公告 81 款,位居行业领先。

目前亿华通分别与宇通、福田、吉利等近30家主流车企联合推出客车、物流车、乘用车等全系列产品,在北京、成都、张家口、上海、淄博等十多个城市地开展批量商业化。配套氢车保有量在国内领先。

从2021年来看,亿华通一共销售543台燃料电池系统。在今年5月23日举行的2021年度业绩说明会上,亿华通董事长、总经理张国强在接受媒体提问时透露了重要信息:公司整体业务将继续面向车用燃料电池,同时也将积极跟踪热电联供等储能领域的产品应用。

融资数据

2016年,亿华通以“氢能源第一股”的称号登上新三板,之后2020年8月其又在科创板上市。今年1月,亿华通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拟冲击港股IPO。一旦亿华通在香港上市,这也就意味着公司将实现在A+H上市的格局。数据显示,亿华通在新三板挂牌期间和登陆科创板后分别累计募资7.9亿元和15.51亿元。

当前受制于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仍较为薄弱、前期研发投入高而回本周期长的特点,国内燃料电池企业普遍需要借助资本力量以支持主营业务发展及改善经营性现金流状况。除了亿华通以来,今年以来多家燃料电池企业也实现了成功融资,比如未势能源A轮9亿元融资,骥翀氢能的A轮数亿融资,爱德曼B轮4亿融资,东方氢能增资2.49亿元等。

目前的燃料电池市场,还没有一家真正准备好成为“独角兽”。未来究竟谁能成为“燃料电池界的宁德时代”,还远远没到见分晓的时刻。现阶段融资能力及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力对于燃料电池企业的未来发展影响甚大,目前暂时领先的亿华通值得期待。

555
更多> 相关股票

最新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本文作者
    • 默认头像

      简介:

      最新文章
    更多> 快讯
    Top10 48H热文榜
    更多> 专题策划
    更多> 论坛 / 活动
    合作伙伴: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Copyright © 华夏能源网 京ICP备1303171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0347
    2022-05-26 15:13:48
    四组数据读懂亿华通
    长按右侧二维码阅读原文
    更多好文请关注华夏能源网公众号:hxny3060
    立足能源 聚焦双碳 深耕财经
    长按图片保存到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