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我们

华夏能源网

投稿与合作

欢迎来到华夏能源网,如有新闻报道、品牌传播、稿件发布需求,请按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一、免费发布:我们欢迎能源、财经及相关领域有较强新闻价值、较高思想水准的优质稿件,请附上联系方式投稿至tougao@mail.hxny.com,我们将择优、免费刊发。如48小时内没有回复,请自行处理您的稿件。 二、定制服务:如果您有更多的产品宣传、公关传播需求,我们很乐意为您提供专业的定制化服务,欢迎垂询QQ/微信:805922102,邮件:hezuo@mail.hxny.com。

"华夏能源网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专注能源市场与政策研究,为零碳未来注入思想动力!


热点话题
首页 > 新闻 财经 > 新能源汽车 > 正文

一周内多名工人跳楼,比亚迪陷入人命漩涡?

2022-04-29 14:14:57   生成海报 收藏
新能源汽车龙头比亚迪,在迎来一季度净利暴增的同时,陷入人命舆论漩涡。

作者 / 潇湘

来源 / 潇湘经略

新能源汽车龙头比亚迪,在迎来一季度净利暴增的同时,陷入人命舆论漩涡。

4月27日,有人爆料,在比亚迪的长沙雨花区工厂职工宿舍里,一周内连续发生了三起跳楼事件,跳楼者均为公司员工。

               

此外,比亚迪员工还透露,25日的跳楼死者疑似留下遗书,称"我为什么这么眼高手低,一而再再而三的骗钱去赌博,最后身无分文,一败涂地","负罪感太重了,承受不起"。

对此,当地派出所工作人员表示,25日与26日各有一起跳楼事件,25日的跳楼者不幸身亡,26日的跳楼者当场被警方劝阻下,已脱离危险。至于第一起,则不方便透露。

               

根据爆料人介绍,跳楼者都是年轻的新员工,第一起是一男一女,后面两起均为男性。也就是说,三起事件中,共有四人跳楼。

这不是比亚迪第一次发生员工伤亡事件。

2021年11月,西安高新区,一名36岁的比亚迪员工在出租屋内猝死。该员工已在比亚迪工作12年,生前从事物流岗位。该岗位工作强度很大,为上一个月白班,再上一个月黑班的"白+黑"模式,月工资大概六七千元。

最后的打卡记录显示,他10月份有26天工作时长都在12小时左右,从10月28日到11月3日,更是连上了7个夜班,其中6个长达12小时。

事件发生后,家属围绕赔偿金额多次与公司进行协商。最后,比亚迪退还了员工的公积金与社保,一次性支付20万元补偿。

2021年12月29日,湖南长沙,位于望城区的比亚迪电子公司内发生了一起员工持刀伤人事件。

据当地公安通报,一名23岁的员工因琐事与工友发生争执,心生怨恨,在车间出口持刀刺伤工友,导致3死2伤。

近年来,比亚迪发展迅猛。就在爆出三连跳的当晚,比亚迪发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据报告,公司第一季度营业收入达668.25亿,较去年同期增长63.02%;扣非净利润5.14亿,同比暴增729.44%。

尽管经济形势很低迷,大部分车企销量惨淡,比亚迪却逆势而行,订单接到手软,月销突破10万台。

停产燃油车,接连发布多款新能源车型,一季度销量与特斯拉平分秋色,比亚迪今年有望冲击新能源汽车全球销冠。

             

为扩张产能,王传福在全国大手笔跑马圈地。目前,比亚迪已在深圳、西安、长沙等八个城市拥有九个整车基地,夜以继日,产能上限有望冲击300万辆。

驱动着比亚迪飞速驶向未来的,不仅是刀片电池和强大的混动系统,更是每一个流水线上的普通工人。尽管在新能源汽车龙头的丰碑上,因为各种原因而身故的员工似乎只是几粒不起眼的灰尘。

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截至2021年年末,比亚迪共有28.82万员工,人均薪酬为11.04万,高管人均薪酬为317.77万元,是员工均薪的28.78倍。

                

178年前,26岁的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劳动对人的异化。不占有生产资料的劳动者,迫于生存需求,在资本的驱动下成为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创造的价值越来越多,却无法享受自己劳动的果实。

从困在算法系统里的外卖骑手,到996猝死的程序员,某些社会事件,似乎正是这个理论的绝佳注脚。举国震惊的富士康13连跳已过去十二年,比亚迪三连跳,本应可以避免。

据长沙市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的招聘信息显示,该公司招聘的员工中,本科学历占18.87%,大专学历占4.71%,高中/职高/中专学历占10.38%,初中学历占27.36%,学历不限的占38.68%。

这个比例非常写实。由于教育分流,数以千万计的90后、00后工人已奋战在工厂流水线。学历限制了他们向上跃迁的途径,作为互联网原住民,他们拥有丝毫不输于高学历人群的广阔视野,却被囿于逼仄的现实。

            

正因为见过光明,相比10年前的富士康工人,他们更无法忍受流水线的黑暗。

今天,管理手段因科技进步而日益数字化、精细化,却没有相应的人文关怀来纾解高强度工作压力,作为机器零部件的工人的崩溃,也就成为一种难以避免的悲哀。

需要反思的,不仅仅是比亚迪,也是更宏观的系统。

正如19世纪的哲学家齐美尔所言,金钱是一座通往最终价值的桥梁,但人不能永远栖息在桥上。在追求利益之外,给予普通劳动者更多关怀,尊重工人的主体价值,是为全体人民谋幸福的必由之路。

一周三起跳楼,两条人命,教训是血淋淋的。希望能给比亚迪和诸多新产业巨头,敲响警钟。

555
更多> 相关股票

最新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本文作者
    • 默认头像

      简介:

      最新文章
    更多> 快讯
    Top10 48H热文榜
    更多> 专题策划
    更多> 论坛 / 活动
    合作伙伴: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Copyright © 华夏能源网 京ICP备1303171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0347
    2022-04-29 14:14:57
    一周内多名工人跳楼,比亚迪陷入人命漩涡?
    长按右侧二维码阅读原文
    更多好文请关注华夏能源网公众号:hxny3060
    立足能源 聚焦双碳 深耕财经
    长按图片保存到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