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我们

华夏能源网

投稿与合作

欢迎来到华夏能源网,如有新闻报道、品牌传播、稿件发布需求,请按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一、免费发布:我们欢迎能源、财经及相关领域有较强新闻价值、较高思想水准的优质稿件,请附上联系方式投稿至tougao@mail.hxny.com,我们将择优、免费刊发。如48小时内没有回复,请自行处理您的稿件。 二、定制服务:如果您有更多的产品宣传、公关传播需求,我们很乐意为您提供专业的定制化服务,欢迎垂询QQ/微信:805922102,邮件:hezuo@mail.hxny.com。

"华夏能源网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专注能源市场与政策研究,为零碳未来注入思想动力!


热点话题
首页 > 新闻 财经 > 储能 > 正文

长虹能源:锂电池和碱锰电池双轮驱动实现高质量增长 未来将打造世界一流新能源企业

2022-04-26 14:20:43   生成海报 收藏
长虹能源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

作者 / 义之

来源 / 挖贝网

近日,在北交所上市的四川长虹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长虹能源,证券代码:836239)发布了2021年年度报告。 

报告显示,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达30.71亿元(以下数据均为四舍五入),同比增长57.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2.53亿元,同比增长56.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达97.93亿元,同比增长59.8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2.51亿元,同比增长41.39%。 

公司表示业绩斐然的原因主要是公司产能释放,销售规模大幅度增加,产品销售结构变化,加之公司不断强化精细化管控,降本提效,提升盈利能力。 

当然,根本原因还在于公司长期坚持加强研发创新,打造了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了大量订单,因此才能刺激产能不断扩张,帮助公司不断实现高质量增长。 

坚持加强自主研发创新+内部挖潜降本增效 

年报显示,长虹能源成立于2006年,2021 年 2 月 9 日在新三板精选层挂牌,同年11 月 15 日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是锂电池和碱锰电池设计、开发、生产、营销的服务提供商。 

公司长期坚持“技术为王、产品领先”的经营思路,不遗余力加强研发投入,加快推进锂离子电池及碱锰电池技术的持续开发,培育公司“核心技术力及持续创新能力”。 

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达1.60亿元,同比增长 77.83%,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5.20%,同比增长0.77个百分点。 

公司研发团队规模迅速壮大,相比2020年底,硕士从5人增长至14人,研发人员总量从201人增长至319人,研发人员占员工总量的比例从12.77%增长至16.01%。 

公司加强研发投入收获颇丰。锂电方面,通过综合对高镍改性材料、硅负极材料、功能性电解液添加剂的研究应用,提升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及功率性能,高倍率电池 INR18650-2500mAh, INR18650-3000mAh,INR21700-4000mAh 电池销售比例明显提升,低温循环超高倍率锂电池通过高端客户测试,21700 部分型号持续放电电流得到提升,大大提升了公司的产品竞争力。碱锰电池方面,通过持续推进超高性能、高功率碱锰电池关键技术的研究,产品整体性能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公司拥有的专利数量显著增长,其中专利数量从99个增长至111个,其中包括“一种智能家居用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 、“碱锰电池正电极体、碱锰电池及其制造方法”等核心技术。 

2021 年 7 月,公司及控股子公司长虹三杰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为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正是由于公司持续加大对高性能碱锰电池和高倍率锂电池的技术研发和产能扩张,带动公司2021年碱电营收同比增长12.90%,锂电营收同比大幅增长133.79%。 

          

此外还可以发现,公司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提高的同时,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却显著下降,这表明公司在内部挖潜降本增效方面下了狠功夫,这是公司净利润大幅增长的重要原因。 

未来将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新能源企业 

展望未来,长虹能源的发展空间依旧广阔。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新一代技术正在加速产业创新应用,新型电池的开发及应用将是下一个风口。 

碱电方面,随着现代电子信息产品小型化和数字化消费需求等新技术发展的用电器具的广泛普及,将进一步拉动电池消费需求;加之中国碱性锌锰电池制造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品质提升,日本、美国和欧洲碱性锌锰电池制造向中国转移,有望带动一次碱性锌锰电池产品稳定增长。 

锂电方面,从行业供求关系和竞争格局看,锂电池赛道尤其是高倍率细分市场还有 5-10 年的黄金发展期,未来一段时期电芯供求关系仍然偏紧,仍是国产电芯替代的战略机遇期。 

尤其是,三星 SDI、松下等国际一线锂电龙头企业加速调配资源聚焦发展新能源动力汽车电池业务,给致力于深耕高倍率锂电应用细分市场的国产电芯企业留出了难得的国产化替代机会。 

此外,2021年,国家出台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 远景目标纲要》、《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新型数据中心发展 三 年 行 动 计 划(2021-2023 年)》也对电池行业的发展进行了长远规划和政策支持。 

面对行业发展和产业政策支持带来的战略机遇,长虹能源积极进行产业布局。例如,为进一步夯实锂电业务板块,2021年5月公司收购李国忠持有的长虹三杰 14.8961%股权、童文祥持有的长虹三杰 0.9310%股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持有长虹三杰股权比例达66.83%。2021年8月,公司同意长虹三杰出资设立苏州研究院,定位为锂电业务研发中心。 

同时公司也加紧扩张锂电产能,2021 年 10 月 28 日公司绵阳锂电项目正式投产。 

关于未来发展战略目标,公司表示将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新能源企业。在具体发展路径上,公司将立足于现有核心碱锰电池业务做强,锂电业务做大的战略思路,按照“产融结合”的规划,形成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格局。同时,公司将加快在小微、特种电池细分领域布局,实现精准卡位,确保公司“做强、做大、做新”战略规划的落地。 

综合公司坚持自主创新的进取心、核心技术“护城河”深度、研发产业化能力、实际经营业绩、发展路径科学性等各方面情况,公司未来战略目标虽然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具备逐步实现的可能性,值得投资者持续关注。

(图片来源:veer图库)

555
更多> 相关股票

最新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本文作者
    • 默认头像

      简介:

      最新文章
    更多> 快讯
    Top10 48H热文榜
    更多> 专题策划
    更多> 论坛 / 活动
    合作伙伴: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Copyright © 华夏能源网 京ICP备1303171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0347
    2022-04-26 14:20:43
    长虹能源:锂电池和碱锰电池双轮驱动实现高质量增长 未来将打造世界一流新能源企业
    长按右侧二维码阅读原文
    更多好文请关注华夏能源网公众号:hxny3060
    立足能源 聚焦双碳 深耕财经
    长按图片保存到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