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我们

华夏能源网

投稿与合作

欢迎来到华夏能源网,如有新闻报道、品牌传播、稿件发布需求,请按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一、免费发布:我们欢迎能源、财经及相关领域有较强新闻价值、较高思想水准的优质稿件,请附上联系方式投稿至tougao@mail.hxny.com,我们将择优、免费刊发。如48小时内没有回复,请自行处理您的稿件。 二、定制服务:如果您有更多的产品宣传、公关传播需求,我们很乐意为您提供专业的定制化服务,欢迎垂询QQ/微信:805922102,邮件:hezuo@mail.hxny.com。

"华夏能源网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专注能源市场与政策研究,为零碳未来注入思想动力!


热点话题
首页 > 新闻 财经 > 新能源汽车 > 正文

通用一季度在中国销量61万辆,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均下滑

2022-04-08 09:31:30   生成海报 收藏
关于第一季度销量同比下滑的原因,通用汽车提到,在华业务受到新冠疫情反复及芯片短缺等外部环境的挑战。

作者 / 高飞昌

来源 / 经观汽车

4月6日,通用汽车公布其2022年第一季度在中国市场零售销量数据,总计61万辆。该数字相较于2021年第一季度的78万辆,同比下降21.8%。

关于第一季度销量同比下滑的原因,通用汽车提到,在华业务受到新冠疫情反复及芯片短缺等外部环境的挑战。接下来通用将在全球层面携手合作伙伴与供应商启动应急预案,推进公司在华业务有序运转。通用汽车旗下各品牌也将快速应对,竭诚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与悉心的服务。

作为通用在中国市场最大的合资公司,上汽通用旗下有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三大品牌,此前上汽通用凭借坐拥三大品牌,常年稳居国内车企销量前三甲,而今年表现有所下滑,三品牌一季度总体销量约26.2万辆。作为对比,另一家销量前三甲企业一汽-大众,在1-2月即实现29.57万辆销量。

分品牌来看,上汽通用的主力品牌别克,一季度销售16.3万辆,较2021年同期下滑27.2%,成为上汽通用旗下销量下滑最严重的品牌。雪佛兰品牌表现较稳定,一季度销量5.2万辆,同比下降4.9%。凯迪拉克品牌第一季度销量4.7万辆,较2021年同期下降17.5%。

虽整体销量不佳,但上汽通用的表现仍有亮点。别克品牌旗下GL8家族的市场表现十分稳定,在第一季度售出约3.3万辆,依旧独霸中高端MPV市场龙头地位。

雪佛兰品牌的新能源车销量表现强劲,畅巡纯电城际轿跑以及别克微蓝新能源家族实现销量的逆增长,两者均较去年同期增长约三倍。这也是得益于今年新能源车市场整体热销的大环境。据中汽协数据,2022年1-2月,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销82.0万辆和76.5万辆,同比增长1.6倍和1.5倍。

凯迪拉克品牌旗下最畅销车型CT5销量超1.4万辆,成功跻身豪华品牌中型轿车中的热门车型。此外,凯迪拉克将从今年起向纯电动市场发起冲击,凯迪拉克的首款纯电动车型 —— 基于奥特能平台打造的LYRIQ纯电智能豪华SUV即将于今年年中正式交付。该车目前在市场上受到较高的期待。

通用汽车在中国市场还参与投资上汽通用五菱合资公司,该公司的五菱品牌与宝骏品牌为其贡献了不少的销量,但这两个品牌市场表现迥异。

其中,五菱品牌一季度销量逾33万辆,同比下降4.9%,占通用汽车第一季度整体销量的一半以上。值得一提的是,五菱宏光MINIEV一季度销量逾9万辆,相较于2021年第一季度的7.2万辆同比增长25%,稳居新能源车市场榜首。

宝骏品牌销量约2万辆,相较于2021年第一季度的8.6万辆,同比下降76.7%。宝骏是上汽通用五菱自2010年以来打造的高端子品牌,先后经过宝骏和新宝骏两个发展阶段。该品牌的大幅下滑,意味着上汽通用五菱的高端化发展再次遇到阻力。目前,上汽通用五菱将重点放在五菱品牌身上,在五菱红标的基础上推出了五菱银标等高端系列产品。

虽然通用汽车2022年第一季度在中国市场的整体销量较去年同期呈现下降趋势,但通用汽车抱有信心,其将通过更多的新品和新能源车型来抢占市场。今年通用汽车将推进在中国市场的产品投放计划,推出20余款全新及改款车型,聚焦高端豪华产品及新能源市场。

(图片来源:veer图库)

555
更多> 相关股票

最新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本文作者
    • 默认头像

      简介:

      最新文章
    更多> 快讯
    Top10 48H热文榜
    更多> 专题策划
    更多> 论坛 / 活动
    合作伙伴: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Copyright © 华夏能源网 京ICP备1303171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0347
    2022-04-08 09:31:30
    通用一季度在中国销量61万辆,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均下滑
    长按右侧二维码阅读原文
    更多好文请关注华夏能源网公众号:hxny3060
    立足能源 聚焦双碳 深耕财经
    长按图片保存到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