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我们

华夏能源网

投稿与合作

欢迎来到华夏能源网,如有新闻报道、品牌传播、稿件发布需求,请按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一、免费发布:我们欢迎能源、财经及相关领域有较强新闻价值、较高思想水准的优质稿件,请附上联系方式投稿至tougao@mail.hxny.com,我们将择优、免费刊发。如48小时内没有回复,请自行处理您的稿件。 二、定制服务:如果您有更多的产品宣传、公关传播需求,我们很乐意为您提供专业的定制化服务,欢迎垂询QQ/微信:805922102,邮件:hezuo@mail.hxny.com。


热点话题
首页 > 新闻 投融资 > 光伏 > 正文

了不起的挑战!±1500Pa下22000个循环的加严动载测试,这个组件抗住了

2021-11-01 10:30:50   生成海报 收藏
IEC TS 62782动态机械载荷测试标准用于评估光伏组件承受动态载荷的能力,一定程度下模拟自然环境的狂风对光伏组件和电池的影响。

作者 / 企业资讯

来源 / 企业资讯

为了验证大尺寸组件全生命周期内抵御极端气候的能力,近日隆基在鉴衡测试中心对Hi-MO 5双面组件进行了动态机械载荷(DML)极限加严测试,测试样品为量产品随机抽检,样品的尺寸及安装均由鉴衡验证。结果显示:在1400螺丝孔安装条件下,±1500Pa压强22000次循环后Hi-MO 5外观无损、性能完好,其疲劳寿命相比超大尺寸组件高10倍以上,继风洞测试、冰雹测试之后,这项专业测试再次印证了隆基组件尺寸与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与可靠性。

          

下图:某公开报道中超大尺寸组件的加严DML测试结果,2000次循环失效

          

一、加严动态机械载荷:组件抗风载性能的“极限挑战”

IEC TS 62782动态机械载荷测试标准用于评估光伏组件承受动态载荷的能力,一定程度下模拟自然环境的狂风对光伏组件和电池的影响。根据Global Wind Atlas全球风力分布图可看出,风速大于10米/秒(约300Pa压强)的狂风覆盖了全球60%以上的区域。而为了进一步测试组件在极端风速压强下的疲劳寿命,最大化的降低产品在客户端的应用风险,将该压强放大5倍(1500Pa)并进行每分钟3-7个循环的动载测试,将向组件所能承受动态风压的极限循环寿命发起挑战!

           

二 Hi-MO 5经加严动载测试后,外观完好,功率衰减仅0.05%

将IEC标准提高1.5倍即±1500Pa,进行多倍动态机械载荷测试,结果显示Hi-MO 5双玻组件轻松通过22000个循环,外观和EL完好无损,功率衰减仅0.05%。±1500Pa下22000个循环次数意味着Hi-MO 5即使在54米/秒的16级飓风下仍然能毫发无损。假设飓风每年发生一次,每次持续1个小时,频率为1分钟10次,则Hi-MO 5在极端飓风条件下仍然可以服役36年以上,展现出超高的可靠性价值。

              

 三、合理尺寸结合智能焊接技术成就高可靠性

经过详细的结构分析,Hi-MO 5组件在设计上选择了2.6m2以下的组件尺寸。针对相比Hi-MO 4组件近20%的尺寸增幅,Hi-MO 5在铝合金边框设计上对型腔、线密等做了优化与加强,使组件保持了超强的抗风、雪载荷能力。另一方面,Hi-MO 5采用无隐裂智能焊接技术,电池片间隙处实现了完美的柔性互联,使组件历经高载荷带来的形变后保持极低的功率衰减值。此外,Hi-MO 5组件有着隆基生命周期标准的特别加持,每一块组件都会通过严苛的原材料挑选、智能化的精益制造与一系列加严测试,目前,隆基在全球所有的组件工厂基地,均实现了材料标准、质量标准、测试标准等的统一管控,确保每一块隆基组件品质如一。

         

Hi-MO 5正式量产一年多以来,其高效、高可靠的产品设计优势,完善的产业链配套、安全便捷的运输与人工搬运优势得到了充分验证。隆基将始终坚守以度电成本为本的产品设计理念,以客户价值为中心,关注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可靠应用,持续开发出更多、更具客户价值的技术与产品。

热搜一下 : 组件 光伏 隆基
555
更多> 相关股票

最新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本文作者
    • 默认头像

      简介:

      最新文章
    更多> 快讯
    Top10 48H热文榜
    更多> 专题策划
    更多> 论坛 / 活动
    合作伙伴: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Copyright © 华夏能源网 京ICP备1303171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0347
    2021-11-01 10:30:50
    了不起的挑战!±1500Pa下22000个循环的加严动载测试,这个组件抗住了
    长按右侧二维码阅读原文
    更多好文请关注华夏能源网公众号:hxny3060
    立足能源 聚焦双碳 深耕财经
    长按图片保存到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