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我们

华夏能源网

投稿与合作

欢迎来到华夏能源网,如有新闻报道、品牌传播、稿件发布需求,请按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一、免费发布:我们欢迎能源、财经及相关领域有较强新闻价值、较高思想水准的优质稿件,请附上联系方式投稿至tougao@mail.hxny.com,我们将择优、免费刊发。如48小时内没有回复,请自行处理您的稿件。 二、定制服务:如果您有更多的产品宣传、公关传播需求,我们很乐意为您提供专业的定制化服务,欢迎垂询QQ/微信:805922102,邮件:hezuo@mail.hxny.com。

"华夏能源网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专注能源市场与政策研究,为零碳未来注入思想动力!


热点话题
首页 > 新闻 财经 > 光伏 > 正文

“梁家军”卷土重来

2021-03-25 09:00:43   生成海报 收藏
三一重工能在新能源行业将掀起多大的骇浪?

作者 / 严凯

来源 / 能源严究院

2016年元旦期间,三一集团召开了一次特别的董事会扩大会议。在这次会议上,该公司掌门人梁稳根吹响了这家中国工程机械“扛把子”战略转型的号角。

转型的方向之一锁定在“新能源”。当时,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正处于“寒冬期”,三一集团也陷入了成立27年以来的最低谷,梁老板亟需找到新的“造血细胞”。

除了风电,这位中国前首富还锚定了当年异常火爆的分布式光伏产业。2016年3月16日,三一集团300亿进军光伏产业的消息引发行业巨震,其遍及海内外的制造业厂房屋顶让业界仿佛看到了一颗光伏巨星正在冉冉升起。

但从2017年开始,工程机械行业回暖,三一集团也逐渐摆脱了财务困境,重新开始聚焦主业,暂时无暇多边作战。

此外,当年中国光伏分布式投资的热火被2018年的“5·31”新政给浇灭,三一跨界光伏的伟业仿佛戛然而止。

如今,一则三一集团或将在云南投资30GW单晶硅片项目的消息将这家工程机械龙头再次推到聚光灯下。3月23日,「能源严究院」向三一集团官方求证,但并未得到正面答复。不过,该公司一位内部人士证实了上述消息。

事实上,除了光伏行业,三一集团在风电产业潜行多年,旗下子公司三一重能已然进入中国风电产业第二军团。

经历过涅槃重生后,三一集团这艘大船比以往任何时候似乎都更加稳固。

曾在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大杀四方的“梁家军”以新的姿态卷土重来。这一次,三一能在新能源行业将掀起多大的骇浪?

卷土重来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站在过去与未来的交叉点上,我们既要变革,更要回归。回归,就是要回归精神原点。” ——梁稳根 2017年

2020年7月16日,三一重能董事长周福贵带队到访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下称:”云南能投集团”),与该公司时任董事长段文泉进行了座谈交流。

但仅仅一个月后,段文泉调任云南省属国有企业专职外部董事。不过,三一重能与云南能投集团之间在风电装备制造、新能源领域的合作依旧往前推进。

8个月后,三一集团意欲在云南投资建设30GW单晶硅片项目的传闻在业内传开。

根据已有消息,此次投资规划是2021年布局5GW,2022年布局15GW,2023年再布局10GW。

这是一项高达数百亿的投资计划。截至发稿,上述消息未得到官方证实。关于三一投资云南单晶硅片项目的详情尚不可知。但该消息依然在行业内引发热议。

此时进军单晶硅片产业正当其时。由于下游光伏电站开发商的“跃进式”布局,产业链上游硅料和硅片供需出现不平衡,供不应求导致价格上涨,利润空间可观。

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行业前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玩家摩拳擦掌。在此之前,广东高景和双良节能(SH:600481)相继公布跨界计划,将分别规划50GW和40GW单晶硅片产能。

相比而言,三一集团跨界传闻中的产能规划并不算高,但该公司却可能是目前已知的跨界选手中实力最强的一位。

倘若将三一集团和光伏单晶巨头隆基股份进行对比不难发现,三一集团若大力布局光伏产业,将会是一个可怕的对手。

三一重工为例,2020年第三季度,该公司总资产达到1199亿元,实现营收729亿元,净利润125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110亿元。

相比之下,隆基股份的数据则分别是816亿元,338亿元,64亿元和63亿元。

制图/ 能源严究院
 

今年3月初,三一集团对外披露了公司整体业绩,销售收入达到了1368亿元。

这并不是三一集团第一次跨界进军光伏产业,上一次是在2015年下半年。

当时,三一集团专门成立了太阳能筹备小组,并将打响进军光伏行业的第一抢定在了三一北京南口产业园。

2016年元旦那次董事会扩大会议上,梁稳根正式抛出了“新时代,新三一”的战略转型规划路径。

彼时,三一集团正陷入最低谷,中国光伏产业则刚刚在欧美“双反”调查大棒下缓过来,国内市场开始被催生起来,分布式光伏如火如荼。

为了提振士气,梁稳根对高管和员工说:“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对三一人来说,现在是最坏的时候,也是最好的时候。”

当时,三一的高管和员工或许没有多少人会认同梁老板关于“最好的时候”的判断,但“最坏的时候”却是每一个三一人都切身感受到的。

刚刚过去的2015年是三一集团成立以来的最低谷,旗下上市公司三一重工(600031)净利润仅录得1.39亿元。

两年前,这个数字是29.04亿,三年前是56.86亿元,四年前是86.49亿元,2020年仅前三季度是124.5亿元。

这位中国前首富刚刚讲完话的2016年也没有好到哪去,净利润同比增长了46%,为2.03亿元。

由四万亿刺激计划带来的“后遗症”曾让整个工程机械行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寒冬”,当年冲得最快的三一集团症状最为明显。

在这种背景下,转型可能找死,但不转型只能等死。

于是,梁稳根将转型方向锁定在装备制造、新能源、金融投资三大产业,而工业互联网和地产平台,将成为“新三一”突破发展瓶颈的重要发力点。

仅仅两个月后,三一集团就抛出了300亿进军光伏产业的宏大计划。

当整个光伏产业都在疯狂地寻找适合的屋顶,以建设分布式电站淘金时,三一却坐拥500万平方米的厂房屋顶,这成为了该公司孵化光伏的最佳“温床”。

除了本土厂房,三一在全球拥有100多个海外办事处,它们成为三一光伏布局海外市场的前沿阵地。

值得注意的是,在宣布300亿计划两个月后,三一太阳能有限公司(下称“三一太阳能”)正式成立,投资人为三一集团有限公司,由“五巨头”之一的毛中吾亲自挂帅担任法人。

工商注册资料显示,2020年8月18日,即周福贵拜访云南能投集团一个月后,三一太阳能的投资人变更为三一重能;去年12月11日,周福贵成为公司法人。

这或许从一个侧面佐证了三一集团在云南的新能源投资计划并非空穴来风。

相比光伏,三一在风电产业的布局已初具规模。

3月12日,吉林省委副书记、省长韩俊到访三一重能北京南口产业园。这是他履职吉林省长3个多月以来第二次来到三一。

当天,在梁稳根、三一集团总裁唐修国、周福贵、以及三一智能研究院院长代晴华的陪同下,韩俊一行参观考察了三一智能灯塔工厂和重能智能总装生产线。

通过会谈,双方在通榆风电产业园建设、叶片生产制造、风电智能制造产业园二期项目、智慧风机研发试验基地项目、本地化合作、工业互联网等10个方面达成了合作共识,并签署了通榆风电投资合作协议。

根据规划,三一将在通榆县投资建设三一通榆风电智能制造产业园(二期)暨智慧风机研发试验基地项目。未来十年,吉林省也将加快以通榆县域为中心的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

三一重能成立于2008年4月,其前身是三一电气有限责任公司。彼时,三一集团风头正盛,该公司的成立意味着三一开始多元化尝试。

但直到2013年,三一集团为摆脱工程机械寒冬困境,开始转型。当年,中国风电行业蓬勃发展,这让梁稳根看到了机会。

这年,三一电气改名为三一重能,被寄予厚望为支撑“再造一个三一重工”战略落地的核心业务部门。

经过多年的调整,三一重能在中国风电产业逐渐站稳脚跟。风能协会的数据显示,2018年,三一重能以25.4万千万的新增装机容量在全国仅排名第14位。

3月3日,彭博新能源财经发布2020年中国风电整机制造商新增吊装容量排名。其中,三一重能以3.72GW的新增吊装容量位列第七位,跻身前十,占据全国6%的市场份额。

尽管三一重能在风电行业的排名并不高,但由于背靠三一集团,任何竞争对手都不敢小觑其实力。

制图/ 能源严究院
 

事实上,三一集团最让对手胆寒的还是其极其稳固的核心高管团队,以及如群狼一般的执行能力。

从创业至今,该公司的五位创始人无一离开公司。在中国的民营公司中,像三一集团如此稳固的核心高管团队并不多见。

为了保持和高管的及时沟通,梁稳根独创了一项工作制度——早餐会。

每天7:30,他会和所有高管会聚在一起,一边吃早餐,一边开会。会上,梁允许有争执,甚至拍桌子。

大起大落

“这个代价带给我们的教训太沉重了,所有中国制造业的企业家们都应该反思,反思对市场的认识应该保持理性。所以相比过去,我们的确变得更谨慎。”  ——向文波 2017年

2月28日,在2021年“三一节”表彰晚会上,为了兑现14年前的承诺,梁稳根亲手给33名金牌员工每人派发100万元奖金,总金额达3300万元。

给金牌员工派发奖金是三一集团的传统。

这项传统最早可追溯到1995年。彼时,三一刚刚从涟源县城搬到长沙星沙工业园不足一年,工程机械制造事业开始起航。

在长沙产业园投产的前一天晚上,梁稳根给209名员工打了一批白条“兑奖券”,并承诺当三一每取得一个重大的发展里程碑,就对持有白条的员工予以重奖。

第二年,这些员工手中的白条“兑奖券”被换成了铜牌。

再一次兑现承诺是在2003年三一重工上市,每一块铜牌可以兑现1万元现金,铜牌也升级为金牌,“金牌员工”由此诞生。

2007年,三一集团销售额突破100亿元。在次年的“三一节”上,梁稳根再次兑现承诺,给在职的金牌员工每人发放了10万元。他还同时许诺,当集团销售额突破1000亿元时,这些金牌员工每人将获得100万元的奖金。

2019年,三一集团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成为行业内首家破千亿的公司,历经风霜的梁老板决定兑现当年的承诺。

自1995年三一重工的第一台混凝土拖泵下线后,十几年间,梁稳根和他的“梁家军”不断创造奇迹。这期间,要数2011年最为疯狂。

这一年4月,三一重工的市值达到1520亿元。当年,三一重工实现营业收入507.76亿元,净利润86.49亿。三一集团的数据更加耀眼,净利润超过100亿元。

正是从这一年开始,三一集团在工程机械行业狂飙突进。自1995年第一台混凝土拖泵在星沙产业园下线后,十几年间,梁稳根和他的“梁家军”不断创造奇迹。

2008年政府实施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全国各地大兴土建将工程机械行业烧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将三一等国内工程机械公司推向巅峰。

彼时,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到了“癫狂”状态,作为公司的销售人员,只需在公司坐等订单,客户即便拿全款也未必能及时拿到货。

在当时,工程机械是印钞机的代名词,在三一门口蹲点抢产品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有一次,一位客户看到产品出厂后,手里拿了块砖头冲了过去,把窗户砸碎,然后大声宣布这台价值百万元的搅拌车属于自己。

这期间,2011年最为疯狂。当4月,三一重工市值超过1500亿元,实现营收507.76亿元,净利润86.49亿。三一集团的数据则更加耀眼,净利润超过100亿元。

梁稳根的个人财富也水涨船高。这年5月,这位向来低调的工程机械巨头以700亿元的财富首次成为中国大陆新一届首富。

但这样的好日子到2012年戛然而止,经济刺激计划的“后遗症”开始显现,整个工程机械行业犹如泄了气的气球,出现断崖式下跌。

三一集团的销售人员过去坐等签单的逍遥日子也一去不复返,走出家门逐一催款成为他们的日常工作。经销商过去一个月能卖30台泵车的盛况也变成了一年十几台的惨状。

2012年以后,三一重工的混凝土机械销售下滑了80%。在最高峰时,该公司仅混凝土机械事业部的收入就高达300多亿元。

“过去我们就是风口上的那头猪,被吹起来了,根本不知道被吹起来的原因是什么,更没有想到风会停下来,猪会掉下来。”向文波说,“现在,我们就像一巴掌被拍醒了。”

制图/ 能源严究院
 

但让梁稳根没有想到的是,此次行业大回调花了五年时间。“调了五年,调的很深,国内市场调低了75%。”梁稳根说。

这期间,梁稳根一直在反思,有了两个很深刻的认识,一个是周期,一个是风险。“这次吃亏最大的就是周期把握不准”。

从2017年开始,工程机械行业开始回暖,三一的日子才好过了些。这一年,三一重工的营业收入止住了连续五年的下滑,净利润也回到了20亿元以上。

之后三、四年,三一重新回到快轨上。但此时,梁稳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谨慎。

热搜一下 : 三一集团 新能源 光伏
555
更多> 相关股票

最新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本文作者
    • 默认头像

      简介:

      最新文章
    更多> 快讯
    Top10 48H热文榜
    更多> 专题策划
    更多> 论坛 / 活动
    合作伙伴: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Copyright © 华夏能源网 京ICP备1303171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0347
    2021-03-25 09:00:43
    “梁家军”卷土重来
    长按右侧二维码阅读原文
    更多好文请关注华夏能源网公众号:hxny3060
    立足能源 聚焦双碳 深耕财经
    长按图片保存到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