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我们

华夏能源网

投稿与合作

欢迎来到华夏能源网,如有新闻报道、品牌传播、稿件发布需求,请按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一、免费发布:我们欢迎能源、财经及相关领域有较强新闻价值、较高思想水准的优质稿件,请附上联系方式投稿至tougao@mail.hxny.com,我们将择优、免费刊发。如48小时内没有回复,请自行处理您的稿件。 二、定制服务:如果您有更多的产品宣传、公关传播需求,我们很乐意为您提供专业的定制化服务,欢迎垂询QQ/微信:805922102,邮件:hezuo@mail.hxny.com。

"华夏能源网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专注能源市场与政策研究,为零碳未来注入思想动力!


热点话题
首页 > 新闻 财经 > 油气 > 正文

核心团队裁员超85%,BP如何“超越石油”?

2021-03-14 16:40:31   生成海报 收藏
能源转型的新赛道下,BP及各大石油公司要面对的不仅是同行的竞争压力,还有来自已经成熟的可再生能源领域企业的竞争压力。

作者 / 子衿

来源 / 石油圈

20年前,BP聘请广告商奥美为其打造新的未来形象,高调发起一场耗资2亿美元的品牌重塑活动,宣布将向“超越石油”(beyond Petroleum)迈进,承诺将自己重塑为一家有环保意识的能源和综合服务公司。

然而,10年后,轰轰烈烈的能源重塑活动,随着2010年BP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的爆炸而灰飞烟灭。在超600亿美元的巨额赔偿的压力下,BP最终出售了大量太阳能和风能资产,放弃了“超越石油”的品牌重塑。

20年后,BP再度出发。这一次BP的能源转型显得尤其的积极,与埃克森美孚相比,甚至略显“激进”。其转型的“激进”显然并不在于其出台零碳计划表之早,更在于其彻底,就连一个多世纪以来通过发现数十亿桶石油为其创造丰富利润的勘探团队,在其能源转型的进程中,被大幅裁减。据路透社报道,该公司地质学家、工程师和科学家的勘探团队已从几年前的峰值700多人削减到不足100人,削减人数超85%......

这一次BP是否能真的“超越石油”呢?未来BP及同行们又将如何“超越石油”呢?

战略转型

2002年3月时任BP CEO 的约翰•布朗在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的一次演讲中宣称,“我们需要重塑能源业务,我们需要超越石油”。

的确,从2005年开始,BP加快了在新能源领域里的发展。然而,一切“超越石油”的努力在2010年戛然而止。当我们回看BP这段“超越石油”的壮举,似乎其失败在于2010年墨西哥湾钻井平台爆炸的事故。但如果对比BP 20年前和当下的能源转型策略,或许会有不同的发现。

在BP的官网上,现如今仍然可以看到该公司2002年发布的一份汇编报告。该报告称:“虽然在某些年份,我们的温室气体排放可能会增加,但我们的目标是,到2012年我们的平均排放量不会出现净增长。” 相比BP的新承诺——例如,到2030年将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减少40%,并在新的国家不进行新的石油勘探——20年前的显然更加模糊。

   

20年前,“能源重塑”对于高油价环境下手握重金的BP来说,更像是 “锦上添花”的事情。然而,对于当下的BP 来说,这一次的能源转型更像是在“内忧外患”之下,迫不得已的选择,关系企业往后的生死存亡。“内”有自身财务状况堪忧,2010年美国墨西哥湾的漏油事件导致BP公司支出超600亿美元,十年来高额支出犹如紧箍咒般束缚着BP。2020年全球经济遭疫情冲击严重,油价大跌,使得BP的财务困境更加凸显。根据BP发布的财报,2020年BP亏损达203亿美元,净债务虽较前一年有所减少,但仍达389亿美元;“外”则是面临行业未来利润复苏缓慢,气候政策压力加大,评级机构意欲下调油气企业信用评级,企业融资难度升级。

诸如“油气产量减少40%”的具体目标,BP还有许多。例如,削减30%的炼油业务、10年内将其年度低碳资本支出提高10倍,达到约50亿美元等等。对比20年前,这一次在新掌门人Bernard Looney的领导下BP大刀阔斧的转型措施,竟有几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意味。

传统能源收缩

20年前BP提出“超越石油”的口号时,更多地被认为是“噱头”,因为就在“超越石油”口号提出的前不久,BP以265亿美元收购石油钻井公司,这与它花费4500万美元收购太阳能公司Solare 50%的股票形成鲜明对比。不同往日,就在BP发布新战略后的一个月,即2020年10月BP就高调宣布以11亿美元收购了Equinor在美国的海上风电业务。

如今的BP,其能源转型的决心之坚定,不仅仅体现在提出了相对以往更加具体量化的口号/目标,更在于其具体行动的决绝。近日,咨询公司Rystad Energy发布数据显示,主要石油巨头对新的海陆勘探许可证收购降至五年来最低水平。而在各大石油巨头中,2020年BP在获得新的勘探区域方面下降的幅度是最大的。一直以来,油气勘探是油气巨头的先锋力量,为股东带来巨额利润。BP勘探活动的大幅下降反映了其战略转型的坚决。

  

Rystad Energy的数据显示,BP在2020年获得了约3000平方公里的新勘探许可,这是至少自201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远低于壳牌获得的约1.1万平方公里的勘探许可,以及Total的约1.7万平方公里的勘探许可。

在资本支出方面,自2014年开始,BP前CEO鲍勃达德利(Bob Dudley)就着力减勘探支出,以应对2014年的油价暴跌。而新掌门人Bernard Looney的领导下,BP更是将勘探预算削减至每年约为3.5亿至4亿美元,大约是BP 2019年勘探支出的一半,与BP 2010年46亿美元的勘探支出相比,微不足道。

在缩减传统能源项目的同时,BP也早已开始加快可再生能源项目团队的建设。根据路透社的报道,BP的许多高管都出现了岗位调动,例如此前负责BP在拉丁美洲的油气业务的费利佩•阿尔贝莱兹(Felipe Arbelaez),现在领导其可再生能源业务。此外,BP还从Uber、丰田和硅谷挖来员工,以增进其对电动汽车、电力市场、可再生能源的了解,并扩大其在大数据方面的能力……

转型突破点

相比较于成熟的可再生能源行业,无论是BP也好,还是其他国际石油公司,都属于新玩家。如何在新的领域发挥自己的优势,从而更好地适应能源转型,甚至可能成为能源转型的领头羊呢?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在其最新报告《国际石油公司与能源转型》中指出,在各国优先考虑的主要脱碳选项中,石油公司在5大方面具有竞争优势。

第一是氢。这是一种很有吸引力的燃料来源,有不同的应用场景,例如运输、重工业以及电力和供暖,而现有的可再生能源(即太阳能和风能)不能提供必要的热量。氢是石油公司凭借其在运输和销售天然气方面的现有专业知识而得以立足的新市场之一。目前,国内方面,在“十四五”部署中,中国石化首次将“洁净”纳入公司愿景目标。未来,还将锚定建设中国第一大氢能公司的目标。“‘十四五’”期间,中国石化将布局一千座加氢站。国际上,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油出口国,沙特也将目光投向氢能市场。

   

第二是海洋技术。油气行业已经在海上运营了半个多实际,可以通过将所获得的知识经验运用到海上风电行业来发挥协同作用。例如,石油公司可以升级其近海石油、天然气等现有的基础设施,并将其转型为近海可再生能源技术,如风能。

第三是电气化。能源转型的一个关键点是可再生电力,根据IRENA的气候兼容情景,可再生电力将成为主要的能源载体。一些欧洲石油公司已经进入电力行业,例如太阳能光伏发电、陆上和海上风力发电以及电动汽车充电桩等,在可再生电力的生产和供应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第四是液体生物燃料。几十年来许多石油公司已经开始投资生物燃料。随着许多政府计划逐步淘汰内燃机汽车,即使在低油价背景下,对液体生物燃料的投资也变得具有战略意义。目前,BP已经成功开展了在航运业应用生物燃料的测试,布局未来能源。

第五是碳捕获和储存(CCS)。这是一项所有石油公司都在投资的技术,可以帮助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在短期内保持业务发展。即可再生能源生产氢气,以及化石燃料结合碳捕获和储存生产氢气,帮助石油公司减少其运营中的排放,减少碳足迹。

新的赛道上,新的起点。

热搜一下 : 能源转型 石油公司 裁员
555
更多> 相关股票

最新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本文作者
    • 默认头像

      简介:

      最新文章
    更多> 快讯
    Top10 48H热文榜
    更多> 专题策划
    更多> 论坛 / 活动
    合作伙伴: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Copyright © 华夏能源网 京ICP备1303171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0347
    2021-03-14 16:40:31
    核心团队裁员超85%,BP如何“超越石油”?
    长按右侧二维码阅读原文
    更多好文请关注华夏能源网公众号:hxny3060
    立足能源 聚焦双碳 深耕财经
    长按图片保存到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