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我们

华夏能源网

投稿与合作

欢迎来到华夏能源网,如有新闻报道、品牌传播、稿件发布需求,请按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一、免费发布:我们欢迎能源、财经及相关领域有较强新闻价值、较高思想水准的优质稿件,请附上联系方式投稿至tougao@mail.hxny.com,我们将择优、免费刊发。如48小时内没有回复,请自行处理您的稿件。 二、定制服务:如果您有更多的产品宣传、公关传播需求,我们很乐意为您提供专业的定制化服务,欢迎垂询QQ/微信:805922102,邮件:hezuo@mail.hxny.com。

"华夏能源网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专注能源市场与政策研究,为零碳未来注入思想动力!


热点话题
首页 > 新闻 财经 > 新能源汽车 > 正文

长城汽车“命悬一线”:出海能否破浪?

2020-07-17 11:42:10   生成海报 收藏
一个有价值的品牌一定是国际化的。

作者 / 郝秋慧

来源 / 亿欧汽车

时值长城汽车三十而立之年,董事长魏建军毫不讳言:“长城汽车,命悬一线。” 
 
一家企业度过了半个甲子,迎来了第30个生日,本该值得庆贺。掌舵人却没有成功的感言,只有一句直击灵魂的拷问:“长城汽车挺得过明年吗?” 
 
2019年,中国汽车销量同比下滑8.2%。在凛冽的车市环境下,长城汽车虽然以106万的销量同比增长0.69%,以小幅增长跑赢大盘,但2020年的考验更为严峻。 
 
7月8日,长城汽车发布上半年销量数据,1-6月新车累计销售39.5万辆,同比下跌近20%,仅完成全年目标的38.7%。在大环境的冲击下,难有车企独善其身。魏建军此时提出,要用三十年的积淀,去迎接此刻的巨变,“在企业命悬一线的时候,把自己的命,也悬在上面。” 

制表人/亿欧商业分析员郝秋慧
 

魏建军这位“保定车神”,仍有当年接手长城工业公司(长城汽车前身)时的魄力,敢在企业30周年之际说道:“如果我们还看不到颠覆性的变化,那被颠覆的,一定是我们。”可见魏建军要带领长城汽车做出改变的勇气。 
 
而改变的第一步,便是魏建军提出的全球化战略。“全球化是中国汽车企业的唯一出路,我们一定要走出去,就算是死,也要死在国外。”截至目前,长城皮卡已连续22年保持国内、出口销量双第一,全球保有量超过160万辆。 
 
2019年,长城汽车海外新车销量达6.5万,同比增长38.68%。同年,长城汽车俄罗斯图拉工厂正式竣工投产,为中国汽车品牌海外首个全工艺独资制造工厂。 

制表人/亿欧商业分析员郝秋慧
 

长城汽车在海外的表现,也让魏建军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品牌出海路线,并在30周年时提出:“走向全球的,将不仅是产品,不仅是价值,更是新的价值观。” 
 
在亿欧汽车看来,“居危思变”的不仅是长城汽车,更是中国自主车企。面对“命悬一线”的处境,中国自主车企如何“迎接巨变”,或许出海是一条新的生命线。 

出海,必然之举 

“在中国第一不是第一,如果在世界级舞台上取得第一才是真正的第一。”一位曾在自主车企担任高管的业内人士告诉亿欧汽车。 
 
中国汽车产销量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据世界汽车工业国际协会统计,2019年,中国汽车销量达2576.9万辆,占全球销量比重接近30%,但中国汽车出口为122万辆,占中国汽车销量仅有4.7%。中国车企在海外市场增长空间巨大。 

制表人/亿欧商业分析员郝秋慧
 

特斯拉、Waymo等新兴科技企业的冲击,全球车企正在积极寻求转型,逐步撕掉传统汽车制造商的标签,向科技出行服务商迈进。而对中国自主车企而言,“用市场换技术”的时代已经过去,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唯有实力方可安身立命,只有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才是真正的实力派。 
 
亿欧汽车曾在《2020中国自主车企出海价值研究报告》提到,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中国自主车企已具备一定的核心实力,需要在已有市场基础上,去探索如何成为国际顶级车企。而出海是中国自主车企向顶级国际车企迈进的一个必然之举。 

制表人/亿欧商业分析员郝秋慧
 

中国自主车企在全球市场中已开始掌握主动权。2019年11月29日,长城汽车宣布与宝马集团达成合作,双方分别持股50%,合资成立光速汽车,并将落户江苏张家港,产能规划16万辆。 
 
不久后,2020年1月8日,作为戴姆勒集团第一大股东的吉利集团宣布,与戴姆勒集团成立新smart合资公司,双方各持股50%,将smart全球总部落户浙江宁波。 
 
这两项合作均是在中国宣布放开外资股比限制后达成的。 
 
中国自主车企不仅赢得了与国际豪华汽车品牌的平等合作,更在资本层面的深度合作中逐步具有话语权。“中国车企要想做到顶级,必须要跟国际车企平等对话,在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互动交流。”一位业内人士对亿欧汽车表示。 

制表人/亿欧商业分析员郝秋慧
 

目前,中国自主车企的出海情况与国际巨头有较大差距。但面对日渐成熟的世界汽车环境,中国自主车企在出海之路上已初具章法,越发稳健,前景可期。 
 
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美东时间7月13日,成立仅17年的特斯拉市值首次突破3000亿美元,把成立83年的传统汽车制造商丰田甩在身后,打破了人们对车企的固有定义,一如苹果对手机界的冲击。 
 
受特斯拉等新兴车企的影响,全球车企皆在寻求技术、资本与资源的协同发展。同时,在特斯拉横行全球车市的同时,中国汽车行业的竞争也已不再局限于本土,而是将战火延伸到了全球市场。 
 
面对国际化车企的对抗,中国自主车企正在通过“新四化”转型迎击,但这一转型亟需借助出海之路,加快自身产品和品牌升级。而在出海道路上,中国车企需要学习特斯拉模式,寻求新兴业务增长点,讲好资本新故事,推动自主品牌进行全球化发展。 
 
世界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繁多,中国车市亦在发生改变。 
 
自2018年开始,全球的新车销量呈下降趋势,中国汽车市场遭遇28年以来的首次下跌,汽车市场面临转折点,增量市场开始向存量市场转变,车企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2020年,突发的全球性疫情令全球大型车企陷入瘫痪,停产停工已是常态。 
 
由于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制造市场,产业链完善且本土化高,加上政府管控得力,2020年4月起,中国自主车企已开始全面复工。5月份,中国乘用车市场出现回升,是全球鲜有的增长性汽车市场之一。 

制表人/亿欧商业分析员郝秋慧
 

亿欧汽车认为,中国自主车企应抓住时间窗口,顺应新四化趋势,积极尝试创新性探索,利用中国自主车企的整合优势,提升以产品技术为核心的竞争力,为自身出海打造坚实的跳板。 
 
同时,全球汽车产业处于新旧动能转型期。为寻求增长的第二曲线,出海成为了中国自主车企转型发展的一个必要步骤。 
 
“一个有价值的品牌一定是国际化的。”魏建军坦言,中国汽车在技术研发、产品品质等方面已取得长足进步,特别是在智能化、网联化、清洁化方面的创新,已具备了相当优势,“我们要做的,是走出国门,拓展更广阔的海外市场。” 
 
在全球汽车业发生巨变之时,中国自主车企不仅要拥抱科技,更要拥抱世界,伺机而动、迎难而上,才能在全球化市场的竞争中有出线的可能。 
 
中国自主车企的出海意识正在觉醒。其中2019年入围《财富》500强的六家中国车企,如上汽集团、一汽集团、北汽集团、广汽集团、吉利集团等近年来在海外研发、投资、建厂、收购等动作频频。这些车企还在战略层面重提“国际化”,着重强调从产品出海转为技术、标准、管理和服务输出,肯定了出海是步入世界一流车企队伍的重要途径。 
 
开拓出海之路,拥抱全球化,对中国自主车企而言,是一次长期价值投资。其可通过国际化布局,找到新兴业务增长点,跨越S型增长曲线,在国际市场中寻得新蓝海,以实现二次增长。

555
更多> 相关股票

最新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本文作者
    • 默认头像

      简介:

      最新文章
    更多> 快讯
    Top10 48H热文榜
    更多> 专题策划
    更多> 论坛 / 活动
    合作伙伴: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Copyright © 华夏能源网 京ICP备1303171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0347
    2020-07-17 11:42:10
    长城汽车“命悬一线”:出海能否破浪?
    长按右侧二维码阅读原文
    更多好文请关注华夏能源网公众号:hxny3060
    立足能源 聚焦双碳 深耕财经
    长按图片保存到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