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我们

华夏能源网

投稿与合作

欢迎来到华夏能源网,如有新闻报道、品牌传播、稿件发布需求,请按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一、免费发布:我们欢迎能源、财经及相关领域有较强新闻价值、较高思想水准的优质稿件,请附上联系方式投稿至tougao@mail.hxny.com,我们将择优、免费刊发。如48小时内没有回复,请自行处理您的稿件。 二、定制服务:如果您有更多的产品宣传、公关传播需求,我们很乐意为您提供专业的定制化服务,欢迎垂询QQ/微信:805922102,邮件:hezuo@mail.hxny.com。

"华夏能源网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专注能源市场与政策研究,为零碳未来注入思想动力!


热点话题
首页 > 新闻 财经 > 油气 > 正文

光伏企业半年报盘点:“钱荒”弥漫,营收第一的企业,负债率高达83.5%

2018-09-05 09:49:54   生成海报 收藏
中国光伏产业历经几番波折,光伏市场也经历着风云变幻,在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许多问题

作者 / 佚名

来源 /

undefined

中国光伏产业历经几番波折,光伏市场也经历着风云变幻,在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许多问题。531光伏新政的催化,让产能过剩、高负债、恶性竞争等行业问题暴露无遗,整个行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震动之中。

屋漏偏逢连夜雨。531新政发布后,美国对中国大打贸易战,多项光伏产品被列入征税名单。在国内外双双打击下,我国光伏产业面临着“腹背受敌”的情况。

如今,缺钱、现金流紧张成为了光伏行业普遍性的问题。在光伏企业半年报公布后,各家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就披露的非常清晰,负债率——这个在高速发展时不是问题的问题,现在变成了一个突出的问题。

对于光伏企业半年报情况,华夏能源网(微信号hxny100)作出梳理和盘点,让我们一起看看光伏企业的“成绩单”到底成色几何!

负债率最高达83.5%

距离531新政已满两月,光伏企业在近几日也陆陆续续开始进行半年报的披露。

截至目前,已有四十多家涉及光伏业务的上市企业发布了2018年半年报。总体来看,有三分之二的企业营业额实现增长,苏美达以395.7亿元的营收位居第一,特变电工中天科技、通威、正泰、隆基分别186.1亿元、124.6亿元、119.02亿元、100.02亿元的营收成绩占据后五位榜首。除此之外,中环、科华恒盛京运通三家企业的营收增幅超50%。

在净利润方面,30家企业实现净利润正增长,其中,正泰、特变、隆基、中天、通威的绝对增长值遥遥领先,分别达到了17.83亿元、14.25亿元、13.07亿元、10.61亿元和9.19亿元。

但是,在营收、净利润等数字风光的背后,却无法忽视资产负债率持续上涨的问题。

据统计,超过三分之二的企业资产负债率均在50%以上,苏美达虽然位居营收榜第一,但其负债率也“高高在上”,高达83.5%,从2018年一季度以来,其负债率均在80%之上,只增不减。

然而,如此高的负债率并不是个例,除了苏美达,协鑫集成特锐德嘉泽新能分别以78.23%、73.46%、71.74%的高负债率占据了第二、三、四名。

由此可见,整个光伏行业的资金都并不充裕。华夏能源网(微信号hxny100)记者通过各企业在其财报中所列原因发现,70%的企业都是由于受到531新政的影响,而加剧了其负债比升高,以及毛利率下降。部分出现亏损的企业表示:531新政后使得光伏设备产品销售单价下降,成本控制进度落后于市场产品价格下降速度。

在资产负债率较高的情况下,如果金融机构拉一把,光伏企业清掉一些贷款,能使其肩上的压力减少很多。但是在市场越艰难的情况下,越难得到金融机构的支持。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表示:当下国内市场的转折,可能出现部分光伏企业停产或破产等情况,对金融机构带来一定影响,不排除部分金融机构会降低光伏行业信用评级,给光伏企业正常的债券融资带来负面影响。

华夏能源网(微信号hxny100)记者了解到,很多银行已经将光伏企业拉进“黑名单”,只要是涉及光伏行业的,不管财务状况如何、融资项目安全性怎么样,一律给予一刀切:不贷款。

一切都是为了生存

实际上,这已不是第一次光伏企业遭遇“钱荒”的问题。

2004年-2009年,光伏企业一直备受银行青睐。诸如无锡尚德、江西赛维等明星企业纷纷崛起,并选择在国外上市。但好景不长,进入2011年,光伏产业的情况愈加艰难,在接下来几年里,诸如无锡尚德、江西赛维等龙头企业轰然倒塌,而多家银行受累其中,一时间金融机构可谓“谈光色变”。

如今,光伏企业再度处在极度缺钱的状态,整体的融资环境趋冷,所有的支撑都指向了一个解决途径:找钱,维持运营。各企业仍在想尽办法为自己“输血”。发债、配股、抵押贷款,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而更多的企业则选择了出售电站、出售资产等方式来改善资金状况。

例如,继2017年成功开拓“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业务后,中利集团又独创了一个新式融资手段:6月27日,中利集团公告称,公司拟开展供应链应付账款资产证券化业务,以此募集不超过5亿元资金。

而作为光伏电池片业务的后起之秀,通威股份选择了发行可转债。7月30日晚间,通威股份发布公告,其价值50亿元的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申请,数据统计显示,这也是“5·31新政”实施后,国内光伏行业首单获准发行的融资案例。

根据规划,通威股份此次所获资金将用于包头及乐山总计5万吨高纯晶硅项目,借此将多晶硅产能将从目前的2万吨提升至7万吨,生产规模进入全球前三。

进入8月,单晶龙头隆基股份发布了一系列公告称,将以配股方式募集39亿元资金,此次募集的资金主要用于建设宁夏乐叶年产5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和滁州乐叶年产5GW高效单晶组件项目,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隆基股份刚抛出30亿元永续债和30亿元短期融资券,共计60亿元的融资计划。

在当下资本双寒冬的背景下,各家光伏企业都想要占据“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位置。现金流尚可的,尽量压减开支;有公开融资渠道的,尽量融资。但是,哪些没有融资渠道的怎么办?

不过,现在的光伏公司是否应再去银行贷款度命?这在行业内也颇有争议。

资产负债率高、存货周转率较长、光伏企业都因市场寒冬而出现亏损的节骨眼上,银行对光伏企业的放贷,到底是帮了企业一把,还是在让企业增加更多负债呢?

除此之外,现在光伏市场似乎仍未见底,“拆东墙补西墙”的短期借款是否合适,光伏企业也要三思。

531新政原本是出于促进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好意,但是急刹车下如今各种后遗症都在显现,企业缺钱只是当下最紧迫、最难弄的问题。未来,是否会迎来好转?“钱荒”的问题何时能缓解?关键的核心,还在于整个市场需求的回暖,在于市场优胜劣汰洗牌之后的自我修复。

如果金融机构不合时宜的放水,让本该发生的市场调节实效,甚至给一些企业资本继续去逆势扩张增加低端、无效产能,对于整个行业来说又将带来更多的伤害和后遗症。在这场生死考验面前,谁能笑到最后?

热搜一下 : 单晶 多晶硅 安全 上市
555

最新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本文作者
    • 默认头像

      简介:

      最新文章
    更多> 快讯
    Top10 48H热文榜
    更多> 专题策划
    更多> 论坛 / 活动
    合作伙伴: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Copyright © 华夏能源网 京ICP备1303171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0347
    2018-09-05 09:49:54
    光伏企业半年报盘点:“钱荒”弥漫,营收第一的企业,负债率高达83.5%
    长按右侧二维码阅读原文
    更多好文请关注华夏能源网公众号:hxny3060
    立足能源 聚焦双碳 深耕财经
    长按图片保存到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