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与合作
欢迎来到华夏能源网,如有新闻报道、品牌传播、稿件发布需求,请按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一、免费发布:我们欢迎能源、财经及相关领域有较强新闻价值、较高思想水准的优质稿件,请附上联系方式投稿至tougao@mail.hxny.com,我们将择优、免费刊发。如48小时内没有回复,请自行处理您的稿件。 二、定制服务:如果您有更多的产品宣传、公关传播需求,我们很乐意为您提供专业的定制化服务,欢迎垂询QQ/微信:805922102,邮件:hezuo@mail.hxny.com。
4月5日,不少网站都刊发了“我国首座内陆核电站将在湖南开工”的新闻,这引起了业内外的强烈关注!
自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事故之后,中国内陆核电被叫停。2011年3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并作出决定,立即组织对中国核设施全面安全检查,全面审查在建核电站;在核安全规划批准前,暂停审批核电项目,包括前期工作的项目。
从这以后,关于内陆核电的争议就此起彼伏。2012年10月,经过18个月“冰冻期”后,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核电安全规划(2011-2020年)》等文件,重启在建核电项目。但是,内陆核电并不在重启之列。
根据中央政府安排,“十二五”时期只在沿海安排少数经过充分论证的核电项目厂址,不安排内陆核电项目,这让一些已经开始前期投资的内陆核电项目陷入尴尬之中。昨天多家网站报道的“中国首座内陆核电”——中核集团湖南桃花江核电项目就是其一。
2008年初冰雪灾害之后,湖南桃花江核电站与湖北大畈核电站、江西彭泽核电站,首批拿到了国家发改委“路条”(即同意开展前期工作的批复)。截至2013年底,桃花江核电项目签约金额近160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3亿元。
面对这样的窘境,桃花江核电项目将何去何从?“内陆第一核电”能够顺利推进吗?
《南方都市报》记者采访了湖南桃花江核电有限公司总经理郑砚国,证实该核电项目只是在当地开展科普宣传工作,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能够早日开工进行前期准备,而不是网站新闻标题所说的“即将开工”。郑砚国认为,核电站内陆与沿海之分其实是个伪命题。在技术标准要求上,两者并没有区别。他说,目前,在沿海建设核电站的空间已经十分有限,如果不打开内陆建设核电站的口子,中国能源结构调整将十分困难。
以下是专访内容要点,让我们听听企业方的真实声音:
1.内陆核电站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国际上除了中国外,没有人分内陆核电站和沿海核电站。所以我们有一些同志,包括一些国家部委的同志去国外调研,问人家欧美发达国家,你们怎么样来开发内陆核电站。人家不知道怎么回答,因为在他们的印象中,核电没有分什么沿海和内陆。也不知道我们国家谁搞出了“内陆核电站”这么一说,搞出来之后就这么顺着说下去了。
2.桃花江核电站现场施工处在间歇期
我们当然希望“十二五”之后,内陆核电站能够重新启动。这几年,桃花江核电站现场的施工是处在间歇期,但是设备加工、设计、科研,这些工作没有停止。“3·11福岛核电站事故”之后,我们仍然在做准备,希望把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相信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只要国家一旦下令可以开工,我们就会迅速进入状态。
3.湖南亟需核电站
从电力需求角度讲,湖南地处中部地区,是我们国家运煤的最南端,再加上特高压送电差不多也是最南端,所以湖南电价是全国第二,煤价是全国第一,全国第一也就差不多是世界第一了。
这就直接制约了湖南的社会经济发展,在湖南进行生产比别人的成本要高,所以在竞争力上受到很大影响,另外在改变能源结构上,湖南资源的禀赋差。湖南的水资源开发基本见底了,湖南也没有油,没有气,湖南有的那点煤基本上质量很差,也基本开发完了,所以湖南要靠自己的资源来解决能源问题,还是有困难的,要改变能源结构,只有靠核电了。
4。不开内陆核电,能源结构调整目标难达到
国家列入“十二五”规划厂址保护的核电站,有湖南、湖北和江西这样三个。但是列入厂址论证的内陆核电站有很多。我们国家要发展核电,如果不把内陆这个口子打开,能源结构的调整仍然达不到预期目标。
核电厂厂址选择需认真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地质、地震、气象、水文和人口分布等,要求非常高。沿海这样的厂址已经非常非常少,这几年再批几个沿海的核电项目,在沿海就几乎没有合格的厂址了。核电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还不到2%,煤电占了大头,这个结构是不合理。内陆的经济发展也迫切需要核电项目,对于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也是必需的。(本文根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整理,原报道作者:吴斌 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