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与合作
欢迎来到华夏能源网,如有新闻报道、品牌传播、稿件发布需求,请按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一、免费发布:我们欢迎能源、财经及相关领域有较强新闻价值、较高思想水准的优质稿件,请附上联系方式投稿至tougao@mail.hxny.com,我们将择优、免费刊发。如48小时内没有回复,请自行处理您的稿件。 二、定制服务:如果您有更多的产品宣传、公关传播需求,我们很乐意为您提供专业的定制化服务,欢迎垂询QQ/微信:805922102,邮件:hezuo@mail.hxny.com。
作者 / 电车界
来源 / 电车界
4月28日晚间,北汽蓝谷(SH:600733)发布公告称,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0亿元。
此次发行对象为包括公司控股股东北汽集团及其控制的关联方福田汽车在内的不超过35名(含)符合规定条件的特定对象。其中,北汽集团拟认购金额不超过5亿元,福田汽车拟认购金额不超过25亿元,二者股票锁定期均为36个月,其余发行对象目前尚未确定。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2024年12月25日,北汽蓝谷才公告其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增资扩股,引入11家战略投资者合计增资81.5亿元,加上此前北汽蓝谷另一控股股东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增资的20亿元,彼时增资总额达101.5亿元。
北汽蓝谷此次再融资,或与其近年来不佳的业绩表现有关。
4月29日,北汽蓝谷发布的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45.12亿元,同比增长1.3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为-69.48亿元,亏损较上年同期增加28.67%;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5.72亿元,比上年同比减少238.05%。
进入2025年,公司业绩依旧没有明显改善,一季度虽营业收入达37.73亿元,同比增长150.75%,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仍有9.53亿元。
拉长时间线看,2020-2023年,北汽蓝谷的净亏损分别为64.82亿元、52.44亿元、54.65亿元和54亿元,近5年累计亏损已达295.39亿元。
尽管北汽蓝谷在公告中强调,此次募资将投向新能源车型开发(50亿元)及AI智能化平台(10亿元),但市场对其资金使用效率的质疑并未消散。
数据显示,2019-2023年,公司累计研发投入仅50.55亿元,不及蔚来汽车2023年单年研发支出(134.3亿元)的一半。与之形成对比的是,2024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高达15.24亿元,但品牌溢价能力有限,极狐、享界等高端品牌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更令投资者担忧的是,除2018年借壳上市募集的286.62亿元资金外,北汽蓝谷在2019年、2021年及2023年分别进行定增,实际募资金额分别为10.34亿元、54.5亿元、60.3亿元,再加上2024年底过百亿融资,累计融资金额早已超过500亿元,但巨额资金未能扭转亏损趋势。2018年至今,公司累计获得政府补贴106.22亿元,堪称“补贴依赖症”典型。
4月29日盘中,北汽蓝谷股价报7.29元/股左右,跌幅2%,总市值406.9亿元,较2024年初高点缩水超过30%。
此次定增能否成为其转折点,仍需观察资金投向的落地效果及高端化战略的突破进展。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加速洗牌的当下,留给北汽蓝谷的时间已不多。
(图片来源:摄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