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与合作
欢迎来到华夏能源网,如有新闻报道、品牌传播、稿件发布需求,请按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一、免费发布:我们欢迎能源、财经及相关领域有较强新闻价值、较高思想水准的优质稿件,请附上联系方式投稿至tougao@mail.hxny.com,我们将择优、免费刊发。如48小时内没有回复,请自行处理您的稿件。 二、定制服务:如果您有更多的产品宣传、公关传播需求,我们很乐意为您提供专业的定制化服务,欢迎垂询QQ/微信:805922102,邮件:hezuo@mail.hxny.com。
作者 / 风电世界
来源 / 风电世界
8月28日,国家能源局印发《省(自治区、直辖市)“千乡万村驭风行动”总体方案编制大纲》(“大纲”)。这是继4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千乡万村驭风行动”的通知》后,关于“千乡万村驭风行动”(“驭风行动”)下发的第二个配套政策。
在笔者看来,上述“大纲”,是在不少省份已经出台了自身“驭风行动”方案后下发的,可以理解是国家层面,对已出台省级方案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予以修正,为其他省份编制此类方案起到指导作用。
“大纲”中的一些原则,对日后“驭风行动”如何开展影响很大,甚至一定程度上左右了“驭风行动”项目的开发格局与发展规模。
一是再次强调了试点先行,不要大干快上。这里特别提到了风能资源条件和接网条件较好,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需求较大、迫切性较强的行政村,可以开展试点。这就意味着,从国家层面并不鼓励所有村子大规模开展“驭风行动”,而是先试点推开,积累经验后再稳步推广,避免轰轰烈烈过后,经济账一塌糊涂,或是并不上网,落得一地鸡毛。
二是不能整县推进,项目经济性一定要算清楚。之前光伏下乡整县推进出现了一大堆问题,这次“大纲”特别强调了,“避免整县开发模式可能形成的开发主体垄断现象”。但由于风电工程不如光伏灵活,以村集体推进开发项目很难上规模,导致工程等前期成本大幅增加,笔者预期“驭风行动”的项目收益不会太高,甚至很可能多数地区都无法做到平价。这或许正是试点先行的言外之意,经济性不行不要硬上。
三是村集体不能搞干股,也需要投入。“大纲”提到“以股比分配方式为基本原则,合理确定村集体和开发企业的收益分配标准,避免出现干股模式或要求投资开发企业承担村集体各类不合理费用等情况发生”。这句话大概是不能让村集体空手套白狼,躺着赚钱,也需要通过一定方式去给项目开发进行投入,转化为股比在进行收益分配。事实上,村集体手上最核心的就是土地,用土地作价入股项目,“大纲”并未明确指出是否为干股。
四是要利用“新能源云”做好项目管理。笔者特意查了下什么是“新能源云”,发现这个平台是国家电网公司投建的。该平台在2021年上线,具备信息分析和咨询、全景规划布局和建站选址、全流程一站式线上接网、全域消纳能力计算和发布、全过程跟踪补贴申报管理五大服务功能,设计了15个子平台,实现了“数据一个源,业务一条线,新能源一张图”。
五是各省要实时调整相应的政策措施。笔者在本文开头就提到了,“大纲”更像是对《关于组织开展“千乡万村驭风行动”的通知》未言明之处的补充,将一些模棱两可容易误解的条款进一步明确了一下。但因为政策发布比一些省的方案要晚,并且保不齐以后还会有需要进一步明确完善的条款,所以“大纲”在最后一条提出,各省“结合试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实时调整相应的政策措施。”
总之,通过两个政策的先后发布,开展“驭风行动”的初衷与未来发展图景已经相当清晰。笔者觉得,“驭风行动”项目的规模不大,一些项目的经济性可能不是太好。从风电开发角度,这个市场还是比较狭窄的,更多是对风资源好,但因为土地稀缺无法实现集中式开发的区域的一个补充,有点像分散式的作用。但从该行动的初衷上看,还是要给村民带来实惠,投资主体对项目收益的过高期望并不是最重要的。
所以奉劝那些闻风而动,想借机发大财的朋友们,赚钱可以,但要不忘初心,更要把账算得明明白白。这类项目宁缺毋滥,听国家的做好试点再说吧。
(图片来源:veer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