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与合作
欢迎来到华夏能源网,如有新闻报道、品牌传播、稿件发布需求,请按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一、免费发布:我们欢迎能源、财经及相关领域有较强新闻价值、较高思想水准的优质稿件,请附上联系方式投稿至tougao@mail.hxny.com,我们将择优、免费刊发。如48小时内没有回复,请自行处理您的稿件。 二、定制服务:如果您有更多的产品宣传、公关传播需求,我们很乐意为您提供专业的定制化服务,欢迎垂询QQ/微信:805922102,邮件:hezuo@mail.hxny.com。
7月29-30日,由DT新能源、氢能泡泡主办的“2021可再生能源制氢论坛”在上海隆重召开。本次论坛以“可再生能源制氢”为主题,共同探讨绿氢的发展规划、不同来源的制氢方式以及主要的三种电解水制氢技术,旨在加快推进氢能产业的发展。
29日上午,大会正式开始,DT新材料CEO张立生博士为大会致辞。
上海市嘉定氢能港负责人邱鹏分享了《碳中和目标下嘉定氢能港的氢能产业发展规划》的主题报告,邱主任主要介绍了全球氢能的发展概况,重点介绍了上海及嘉定区的氢能发展现状及未来的规划。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俞红梅研究员进行主题为《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的演讲报告,俞老师表示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可直接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电力,实现可再生能源无污染制“绿”氢。与碱液电解水制氢不同的是,质子交换膜为固体聚合物电解质,具有阻气、质子传导的功能,可适应波动性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工况。处于商业化初期的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技术需要降低成本,关键材料与部件技术的进步是提升性能与降低成本的基础,如,担载型催化剂、低贵金属载量膜电极等。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朱良柱研究员分享了《基于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的电解水制氢技术》的视频报告,报告介绍了SOC的原理、分类、制备及计算中的一些常见核心概念和科学问题。从电池材料,本征性能及电化学角度为可逆SOC器件的优化和设计提供一些建议;探讨了SOC在电解水制氢及其在液态燃料如氨合成及SOC共电解技术在绿色冶金领域的优势和可行性。
Energy Exemplar Pty Ltd 高级能源市场分析师朱证达进行了《氢能应用与能源系统联合优化仿真》的视频演讲。报告展示了如何以PLEXOS仿真软件进行能源系统整合氢能的优化仿真,内容涵盖天然气制氢搭配碳封存、绿氢与强化可再生能源消纳、天然气管网掺氢、天然气电厂掺氢、燃料电池等。
北京中电丰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鹏进行了主题为《大规模1000立方水电解制绿氢在氢能产业中的应用》的演讲。王总首先介绍了中电丰业公司的基本情况,接着介绍了1000Nm³/h水电解制氢装置现状及主要技术参数以及1000Nm³/h制氢装置在氢能产业中的应用。
国网上海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张春雁分享了 《电制氢与电氢协同新型能源体系构建》的报告,张总表示电制氢及氢储运技术的加速成熟和成本的下降将为大电网提供跨时空的储能调峰能力,而氢燃气轮机等可为电力系统提供转动惯量等灵活性调节手段。氢能的广泛使用,电制氢和PTG,PTX等技术的发展,将为可再生能源、储能、氢能构建新型的碳中和电力与能源系统创造条件。
清华大学张平研究员带来了主题为《基于我国高温气冷堆的核能制氢研发进展》的报告,张老师主要对高温气冷堆制氢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该技术未来在工业中的应用及对碳减排的潜力。
淳华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副总经理、技术总监李俊荣分享了《大功率PEM电解水制氢技术研发进展》的报告,李总主要介绍了质子交换膜(PEM,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水电解制氢的技术原理,对国外大功率PEM水电解制氢技术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阐述了国内PEM水电解技术研究历史、当前进展和应用。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究员靳殷实进行了主题为《氢气的安全风险在哪里》的报告,报告说明了氢气的特性,分析了多个氢气事故,氢气事故的分类,氢气事故的危害程度,提出在设计开发、制造生产阶段保障燃料电池汽车氢安全的措施,重点讲述了燃料电池汽车、燃料电池堆、及燃料电池发动机相关标准在保障氢安全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氢能事业部营销总监方伟进了《阳光氢能 用绿氢实现零碳未来》的主题报告,方总主要分享了“光伏制氢解决方案的技术优势和应用前景”,深度分析了“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的现状和趋势”,探讨解析了“如何应对电解水制氢行业面临的挑战”。
清华大学杨福源教授分享了《高压PEM电解水制氢关键技术研究》,杨教授从气液两相流、传质传热和系统动态控制三方面解密PEM电解水制氢存在的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难点,针对未来发展的高压(大于20MPa)PEM电解水制氢技术,从关键流道设计、膜电极和密封结构三方面阐述结构上的创新并与PEMFC进行对比分析,揭示高压下氢侧含水量变化和氢氧扩散的规律,展示适用于高压下耦合详细电化学机理的半经验机理模型,提出长时间尺度下的制氢能量管理方法与暂态过程的动态控制方法等。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正研级高级工程师 肖国萍进行主题为《高温电解水蒸气制氢技术及其应用》的演讲,肖老师分析了基于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lid oxide electrolysis cell,SOEC)的高温(600~1000℃)电解制氢技术具有的三个显著优势,并详细介绍了核能综合利用项目实施的三个阶段。
碳和科技CEO 刘金星进行了《生物质绿色碳汇制氢技术的现状与未来》的演讲报告,刘总分析了传统的生物质制氢的规模经济性不足,并介绍了生物质甲烷气化的机理。
普顿(北京)制氢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李克安分享了《PEM制氢技术及氢能综合利用》的报告,李总主要介绍了PEM制氢技术的原理、反应步骤以及制氢设备工艺流程、PEM制氢的应用实例等。
佛山环境与能源研究院 副院长王子缘进行了主题为《我国氢能产业政策趋势及电力行业转型的思考》 的演讲,王博士分享与探讨了近年来国家政策对氢能产业发展的支持方向,分析了电力行业在双碳目标下向“绿氢之路”转型的现状、问题与趋势。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营销高级经理邬一帆分享了《绿电+绿氢是实现碳中和的有力武器》,邬总介绍了隆基在氢能领域的战略布局以及“绿电+绿氢”将推动制氢成本LCOH的下降,同时有效克服可再生能源间歇性、储存性的问题。
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智慧能源研发部门经理杨文强分享了《大规模风光互补制氢关键技术研究》,杨经理首先介绍了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大规模风光互补制储氢关键技术与示范”的项目背景、目标、技术路线和考核指标;然后介绍项目中研发的基于直流微网的离/并网风电/光伏制储氢系统设计集成、运行控制与能量管理技术等;最后,分析实现碳中和对绿氢的巨大需求,提出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的发展趋势。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 制氢工程部&中船派瑞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部 部长朱艳兵 进行了 主题为《水电解制氢系统对功率波动工况的适应性分析》的报告,朱总对比了商用碱性和PEM制氢设备的运行参数和优缺点,分析了电解电流、电压、能耗的关系;介绍了碱性制氢设备对功率波动工况适应性的分析结果,对PEM制氢设备的适应性做了简述;另外介绍了电解制氢技术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的发展预测结果。
天津市大陆制氢设备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许卫分享了《大规模电解水制氢系统》 许总主要介绍了电解水系统组成以及大规模电解水系统实例等。
西门子能源有限公司新能源事业部市场及销售总监胡大麟进行了 《欧洲绿氢发展与绿氢案例分享》 的报告,胡总首先介绍了欧洲氢能的发展现状以及PEM电解水工艺,最后分析了西门子能源silyzer 业绩及应用案例。
考克利尔竞立(苏州)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杨成玉进行了主题为《中国碱性水电解制氢设备现状、发展趋势及新电解技术纵览》的演讲,杨总介绍了碱性水电解制氢应用现状、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国内电解制氢技术及新型电解制氢技术等内容。
中国矿业大学王绍荣教授分享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与电解池的产业化路径思考》,王教授表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与电解池(SOEC)结构相同,材料相似,制备工艺一样。其产业化不分先后,可根据具体需要优先调整。目前,氢能燃料电池汽车正如火如荼地发展,发展SOEC,同时解决可再生能源电力储存与绿色氢能的生产是重要方向。基于SOEC的加氢站现场制氢可望缓解氢能储运的困难,走出一条新路。然而,SOEC技术也存在一些瓶颈问题,其成本与寿命,以及系统规模的放大是今后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
清华大学卓越访问教授胡浩然 进行了《固体氧化物电解水(SOEC)制氢技术现状与展望》的视频报告,胡总介绍了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电池( SOEC)电解水制氢技术的现状与展望,重点介绍金属支撑固态电解电池技术。对比不同电解水制氢技术作为可再生能源消纳方式的效率分析,SOEC具有较佳的效率,展望未来可再生能源在电解水制氢技术领域的应用前景。
至此,会议圆满结束!相信大家一定都收获满满,期待我们明年再相聚!